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列宁
1)  Lenin [英]['lenin]  [美]['lɛnɪn]
列宁
1.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Lenin s Exploring into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Russia;
唯物史观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
A Probe on Lenin s Idealism Notion Via “Note on Philosophy”;
从《哲学笔记》看列宁的唯心主义观
2)  QLSN tablet
前列舒宁
1.
0g/kg of QLSN tablet can evidently improve the density of lecithin corpuscles an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he white blood cells in the liquid of rats prostatitis; 3.
目的 :观察前列舒宁抗前列腺炎作用。
3)  Leninism [英]['leninizəm]  [美]['lɛnɪnɪzəm]
列宁主义
1.
How to Appraise Leninism Correctly;
如何正确看待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
2.
On Bukharin s Exposition of Leninism s Several Basic Problems;
评布哈林对列宁主义几个基本问题的阐释
3.
A Comment on Stalin s Interpretation of Leninism;
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评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阐释
4)  Ningjiang series
宁豇系列
5)  karenin
卡列宁
1.
From the Relationships of Id,Ego and Superego to the Relationships of Anna,Vronsky and Karenin;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评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的三角关系
2.
To Compare the Complex Character of Zhou Pu-yuan and Karenin;
周朴园与卡列宁性格复杂性之比较
3.
The Tilted Balance of Life:Re-interpretation of Karenin;
倾斜的人生天平:卡列宁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6)  Lenin's Thoughts
列宁思想
补充资料:列宁
列宁(1870~1924)
Lenin, Vladimir Iliich

   苏联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维埃国家的创始人。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卒于1924年1月21日。原姓乌里扬诺夫。
   
   

列宁


   
    早期革命活动 1887年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流放到喀山附近的柯库什基诺村。1888年回到喀山,成为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1889年举家迁居萨马拉,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1893年,列宁移居圣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大量工作。1894年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对民粹派的经济政治理论、特别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全面批判。1895年,把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起来,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 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9年在流放地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从而彻底清算了民粹派的错误理论。
   1900年2月流放期满。7月17日动身去德国,开始长达5年的政治侨居者生活。12月,与G.V.普列汉诺夫共同创办全俄第一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报纸《火星报》,并写了《中国的战争》,谴责沙皇俄国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的罪行。1902年写成《怎么办?》一书,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其俄国变种经济主义,指出其主要根源在于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3年7~8月,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由于在党的组织原则上的分歧,会上形成拥护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和拥护L.马尔托夫的孟什维克派。1904年,写成《进一步 ,退两步》一书,批判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全面阐述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1905年4月,主持在伦敦召开的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  ,当选为中央委员 。7月发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以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1月,从国外返回彼得堡,直接领导第一次俄国革命。1906年4月和1907年5月出席党的第四次(统一)和第五次代表大会。在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07年8月,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大会,与修正主义者进行斗争。12 月,再次流亡国外。1908年写成《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阐述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要原理,从哲学上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捍卫哲学的党性原则。
   1912年1月,领导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侨居瑞士。在1915  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点。1916年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全面分析帝国主义的本质 、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于4月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事件后在秘密状态下领导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特别强调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0月20日秘密回到彼得格勒 ,准备发动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领导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 1918年3月,在排除党内外的破坏干扰以后,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使苏维埃国家取得暂时的和平喘息时机。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文章中,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纲领和措施,指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发展重工业,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劳动纪律,改善经营管理,并且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和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
   1918年7月,苏维埃俄国进入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1月,列宁任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  。1918~1920年间,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胜利地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叛乱。1918年8月遭社会革命党人反革命分子暗害,身受重伤,在疗养期间仍不断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诋毁和诽谤。
   1919年3月,列宁主持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亲自领导了共产国际的前4次代表大会。在1919年8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以列宁为首的委员会起草的新党纲。1920年5月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针对当时西欧一些国家成立不久的共产主义政党内部的“左”倾思潮,阐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要策略原理,强调革命原则性应与策略灵活性结合起来。1920年12月,列宁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1921年提出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3月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对新经济政策作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论述。
   
   

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莫斯科红场上向群众发表演说


   
   1922年5月患脑溢血症。12月病情开始加重。在病中口授《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和信件,拟订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特别强调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工农联盟,改革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保持党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