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二氯甲烷-正己烷系统
1)  Solvent-nonsoluent method
二氯甲烷-正己烷系统
2)  n-hexyl chloride
氯正己烷
3)  methyl chloride system
氯甲烷系统
4)  n-hexyl chloride
氯代正己烷
5)  1,6-dichlorohexane
1,6-二氯己烷
6)  dichlormethane
二氯甲烷
1.
Polyester nanofiber can b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from PET chips separately dissolving in three kinds of solvents,namely,the mixture solvent of phenol and tetrachloroethane,trifluoroacetic acid and the mixture solvent of trifluoroace- tic acid and dichlormethane.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酯(PET)纳米纤维,选择苯酚和四氯乙烷,三氟乙酸,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溶解PET切片进行静电纺丝,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表面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溶解PET制备的电纺纤维较好。
2.
A capillary GC method with FID detect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organic solvents acetone, dichlormethane and pyridine in nateglinide was presented.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那格列奈中有机溶剂丙酮、二氯甲烷、吡啶的残留量。
3.
Results After 18 weeks,the number of cancerous node of the AGE groups including the Extract from the leaves and the part of dichlormethane from the seeds was signif.
结果番荔枝总提取物与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各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肝组织匀浆和血清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含量,以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补充资料:氯正己烷

国标编号 33526
CAS号 544-10-5
分子式 C6H13Cl;Cl(CH2)5CH3
分子量 120.62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闪点 35℃;熔点-83℃;沸点13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苯、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密度(空气=1)4.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