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天然虎骨
1)  artificial tiger bone
天然虎骨
1.
This paper reports effect of artificial tiger bone powder on retinoic acid induced osteoporosis in rat.
本文以维甲酸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为模型 ,研究了人工虎骨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并与天然虎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人工虎骨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血钙水平、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及韧性 ,同时减少骨吸收 ,这些作用与天然虎骨
2)  natural aggregate
天然骨料
1.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raw materials,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ervious performance of the natural aggregate fly ash concrete in Xinjiang are discussed,and some parameters of the maximum water-binder rations and fly ash content for increasing the impervious performance of the natural aggregate fly ash concrete are proposed.
新疆混凝土工程天然骨料料源丰富,水工混凝土骨料几乎全部采用天然骨料,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当地原材料情况,通过实验探讨了影响新疆天然骨料粉煤灰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天然骨料粉煤灰混凝土提高抗渗性的最大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上限值等指标。
2.
In this study,the grain shape,apparent density,bulk density,water absorption,sturdiness,crushing inde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recycled aggregate and the natural aggregate.
着重比较了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在粒形、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坚固性、压碎指标等方面的差别,分析了其产生不同的原因。
3)  natural bone tissue
天然骨组织
4)  N.N.B
天然无机骨
5)  natur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天然轻骨料
1.
For researching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natur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in cold region,the paper focuses attention on pumice resource in Inner Mongolia.
为了研究天然轻骨料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本文着眼于内蒙地区蕴藏的大量浮石资源,通过试验研究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抗硫酸盐冻融性能。
6)  porous xenograft
天然骨无机材料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and indication of a bovine-derived porous xenograft (Bio-oss) for the treatment of jawbone defects suffered from cysts.
结果:天然骨无机材料充填组1个月后骨密度增 高,3个月后趋近正常骨密度,颌骨缺损区修复速度明显比血块充填组快。
补充资料:虎骨
【通用名称】
虎骨
【其他名称】
虎骨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
【动物形态】
虎(《诗经》),又名:於菟(《左传》),大虫(《肘后方》)。 体形似猫而大,身长约1.6~2.9米,尾长约1米,体重180~320公斤,雌者较小。头圆而宽,颈部较短。眼圆。耳短小。口旁列生长须,犬齿粗大而锐利。四肢粗大有力。身躯雄伟,毛色鲜丽,夏季色深,呈棕黄色或橙黄色。冬季色浅,呈黄色或浅黄色。有许多黑横纹,横纹每2条靠拢在一起,体后的黑纹多而密。腹毛白色,亦有黑色条纹。头部黑纹较密,眼上方有一白色区,故有"白额虎"之称。鼻部棕色无斑纹。耳背黑色,中间有一圆形白斑。颏部白色。四肢外侧棕黄色,内侧白色,都有黑色斑纹。尾基部棕黄色,中部有黑白相间,形成环状,尾端黑色。我国东北地区的虎体型较大,毛长,纹窄而色浅,称"东北虎"或"北虎";华南地区的虎体型较小,毛短色深,纹多而宽,称"华南虎"或"南虎"。 栖息于森林、灌丛、高山草莽处。独居,无固定巢穴,昼伏夜出,尤以晨昏时最为活跃,行动敏捷,善游泳,性凶猛。以其他兽类为食。分布东北、华南等地。 虎的肉(虎肉)、眼睛(虎睛)、牙齿(虎牙)、脚筋(虎筋)、爪甲(虎爪)、肾(虎肾)、胆(虎胆)、胃(虎肚)、脂肪油(虎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全年皆可捕捉,冬春两季较多。捕得后剥去皮肉,留下四脚爪上的皮毛和爪,以保持完整,并便于与其他兽类的骨胳区别。再剔净残存筋肉,阴干。
【药材】
商品有整架和零骨之分,整架虎骨稍带肌肉和结缔组织,并富油性。头骨较圆,背腹面侧扁,吻部短,额骨平,前额上部有一浅槽,顶骨后面常有一脊棱,颧骨粗大,向外展出,眼眶下面各有一椭圆形透孔,孔面斜向。上颚骨生有门齿3对,犬齿1对,臼齿4对,下颚骨生有门齿3对,犬齿1对,臼齿3对,共有牙齿30个。门齿较小,犬齿呈圆锥形,强大而锐利,并略向内弯曲,臼齿呈"山"字形,锯齿状,上颚最后1对臼齿幼虎常不显著,均呈白色或浅黄白色,有光泽,齿基深入颚骨内部,故习称"坐骨生牙"。颈椎7节,第1颈椎呈蝶形,第3~7颈椎呈马鞍形。胸椎13节,每节上面有一较长的棘状突起,两侧联结有肋骨13对,肋骨近脊处呈圆形,近胸部呈扁形,作弓背状,向内弯曲,另一端与胸骨衔接。腰椎7节,两侧有较长的棘状突起。荐椎3节常愈合成为一块,上面可见3个棘状突起。尾椎22~25节,多为双数,节中间稍突出。坐骨1具,呈长方形,左右对称。肩胛骨两块,呈扇状半圆形,近中央部很薄,在外面有一条脊状突起。虎的腿骨有明显的棱,上节均为一根独骨,下节两骨合成。前肢上节下端靠近骨环处侧面有一扁长孔,习称"凤眼";下节两骨相似并立,形略扁,略呈扭曲状,但一根较长。后肢上节圆柱形,能四侧放平而不幌动,上端内侧有一圆轴,下端有长圆形的凹槽,为膝盖骨的所在处。膝盖骨(即虎胫)呈长圆形,内面光滑,厚而坚重,常带有舌状筋。下节主骨粗大,呈三棱柱形,另一根很细,习称"邦骨"。前足5趾,后足4趾,趾端均具短爪钩。虎骨的表面均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细腻而油润。体较重,质坚实。断面可见中间空隙约占三分之一,其内骨髓形成丝络网状,为灰黄色。气腥。以个大、体重、坚实、黄白色、无残肉者为佳。个小、体较轻、灰白色、带残肉者质次。如用毒药杀死,其骨发黑者,不可入药。 主产吉林、黑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此外,辽宁、内蒙古、广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亦产。以东北产的品质为优。
【药理作用】
①消炎作用 虎骨胶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10%虎骨粉混悬剂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摘除肾上腺和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则无效,故认为其消炎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所致;另外,亦可降低兔毛细血管通透性,这与消炎作用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②镇痛作用 用灯光光源聚焦照射大鼠尾部,初步观察到虎骨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③其他作用 给小鼠虎骨胶灌胃(1克/公斤),2小时内有一定镇静效力(抖笼法)。小鼠每天用虎骨粉混悬剂(1克/公斤或2克/公斤)灌胃,观察2周,未发现毒性,对生长无明显影响。
【炮制】
虎骨:去净筋肉,洗净,阴干,临用时敲碎。油虎骨:取净虎骨,置锅内用麻油炸酥,或抹麻油后用火烤酥。醋虎骨:取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净虎骨,炒至黄色,筛去沙子,将虎骨乘热倒入醋内淬酥,取出晾干。(每净虎骨100斤,用醋20~30斤) ①《本草蒙筌》:"虎骨涂酥油炙脆,勿煎汤液,惟制丸、散。" ②《纲目》:"凡用虎之诸骨,并捶碎去髓,涂酥或酒或醋,各随方法,炭火炙黄入药。"
【性味】
辛,温。 ①《别录》:"平。" ②《药性论》:"味辛,微热,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辛咸,气平。"
【归经】
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
追风定痛,健骨,镇惊。治历节风痛,四肢拘挛,腰脚不随,惊悸癫痫,痔瘘脱肛。 ①《别录》:"止惊悸,疗恶疮鼠瘘,头骨尤良。" ②《药性论》:"杀犬咬毒。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庄疼痛,温疟。疗伤寒温气。" ③《千金·食治》:"头骨治风邪。" ④《食疗本草》:"主腰膝急痛,煮作汤浴之或和醋浸亦良,主筋骨风急痛,胫骨尤妙。" ⑤《本草拾遗》:"煮汁浴小儿,去疮疥。(治)惊痫。" ⑥《纲目》:"追风定痛,健骨,止久痢脱肛,兽骨哽咽。" ⑦《玉楸药解》:"疗关节气冷,治膝胫肿痛。逐痹通关,强筋健骨,平历节肿痛,愈腰膝痿软。"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
血虚火盛者慎服。 ①《本草蒙筌》:"畏蜀漆、蜀椒、磁石。" ②《本草经疏》:"凡血不足以养筋,以致筋骨疼痛者宜少用。" ③《得配本草》:"肝肾虚败,腰腿疼痛如风者禁用。"
【选方】
①治白虎风走注疼痛,两膝热肿:虎胫骨(涂酥炙)、黑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上为末,每服温酒调下二钱匕,日再服。(《经验后方》) ②治筋骨节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覆盖卧少时,汗即出。(《食疗本草》) ③治历节风百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没药(研)半两,虎胫骨(酒炙)三两。上二味捣研为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圣济总录》没药散) ④治腰脚不随:虎腰脊骨一具,前两脚全骨,细捶之,于铁床上,以文炭火匀炙,翻转侯待脂出甚,则投浓美无灰酒中密封,春夏一七日,秋冬三七日。每日空腹随饮,性多则多次,性少则少饮,未饭前三度温饮之。(《海上集验方》) ⑤治健忘惊悸:虎骨(酥炙)、白龙骨、远志肉等分。为末,生姜汤服,日三服。(《永类钤方》预知散) ⑥治痢久下,经时不愈者(休息痢):大虫骨炙令黄焦,捣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次。(张文仲) ⑦治大肠痔漏并脱肛:虎胫骨二节,蜜二两。炙令赤,捣末,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凌晨温酒下二十丸。(《胜金方》) ⑧治臁胫烂疮:用虀汁洗净挹干,刮虎骨敷上。(《便民图纂》) ⑨治月蚀疮:虎头骨二两(碎),浮萍一两(屑)。上二味,以猪脂一斤煎,取骨黄成膏,以涂疮上。(《姚僧坦集验方》) ⑩治汤火灼伤:虎骨炙焦研敷。(《龚氏易简方》) ⑾治倒扑蹴损,筋骨疼痛:虎骨(酥炙别为末)一两,酒一升,生地黄汁一升。上三味,将地黄汁并酒煎沸,入虎骨末同煎数沸。每服一盏,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虎骨散)
【名家论述】
①《纲目》:"虎骨通可用,凡治惊痫,温疟疮疽,头风,当用头骨;治手足诸风,当用胫骨;腰背诸风,当用脊骨。" ②《药品化义》:"《本草》言虎头骨之功与胫同,合养精补血之药,主治精血衰少,腰腿足膝软弱无力,不能行动,或筋骨疼痛,难以屈伸。若伤于湿者,筋骨弛长而软,或肿痛,若过于酒色劳碌,肾肝血热者,腰膝酸疼腿痛,相似虎骨证侯,不宜误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