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神经语言学
1)  Neurolinguistics [英][,njʊərəʊlɪŋ'ɡwɪstɪks]  [美]['njurolɪŋ'gwɪstɪks]
神经语言学
1.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Neurolinguistics;
神经认知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之差异述评
2.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Chinese mental lexicon based on neurolinguistics;
基于神经语言学的中文大脑词库初探
3.
Its theoretical bases are semantic field and neurolinguistics.
文章从语义场和神经语言学入手,分析词汇的本质特点及人脑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工作特征,并进行了对比性实验和问卷调查。
2)  nuerocognitive linguistics
神经认知语言学
1.
As newly-developed linguistic theories,Nuero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Neurolinguistics both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language and human brain.
神经认知语言学以有限的大脑神经的研究成果作为框架,通过分析语言现象来构建理论模式,从而表述和解释语言系统;神经语言学主要通过对言语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来探讨语言和大脑的关系。
3)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神经认知语言学
1.
Using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theoretic fra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ner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words in a polysemic paradigm.
文章以神经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旨在探询词的多义聚合现象的内部联系,利用简单图式模拟这些内部联系,并且把这些简单图式运用到多义词的学习过程中。
2.
He has called his theory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rows more light on the fact that neurocognitve theory is always consistent with the physiological human brain and the latest findings into it.
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连接主义者的神经网络思想,尤其是建立在80年代繁荣的“人工神经网络”或认知的“连通模型”基础之上,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兰姆创立。
3.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Functional Model, this present paper analyzes verbs in mental domain in order to construct structures reflecting the realiz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本文主要以神经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功能模式为理论基础,在小句层面对心理域动词进行分析,并试图构拟反映该类小句概念结构与语法结构之间体现关系的结构模式。
4)  cognitive neurolinguistics
认知神经语言学
1.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s Relevance Theory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ly and tries to relate cognitive neurolinguistics and neurobiology to its assumptions for a physiological support.
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角度探讨交际的本质,而本文试图从认知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为其提供一个生理科学依据。
5)  linguistic neural units
语言神经元
6)  Economics of Language
语言经济学
1.
Research on business English education based on economics of language;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
2.
View market valu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of language;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外语市场价值与外语教改
3.
A Study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Moment in Pe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of Language;
《京华烟云》中言语交际的语言经济学研究
补充资料:神经语言学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产生、接收、分析和储存语言的神经机制,以及这一机制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很早就已注意到大脑与语言的关系。古埃及人曾经记录过由于脑部损伤而丧失语言功能的病症,也即现代所说的失语症。然而,真正科学意义的研究则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1861年,法国医生P.布罗卡(1824~1880)发现大脑皮层的一个专门区域 (在左半球额下回后部)与言语的生成有关,该区域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发音断断续续,或者虽然能说下去,但不能组成表示一定内容的话语。1874年,德国生理学家C.维尔尼克(1848~1905)发现,大脑皮层的另一个区域 (在左半球颞叶后部)控制着言语的接收和理解,这个区域受损的患者无法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甚至完全不能分辨语音。上述两个皮层区域,后来被分别命名为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图1)。
  
  自那时以来,有关语言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已积累了大量有关人脑结构的知识,但是,活的人脑究竟怎样起作用,仍是一个谜。困难在于,人们无法打开活的人脑来直接进行研究。现代神经语言学广泛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理学的方法,即观察大脑损伤对语言功能的影响;二是电子生理学的方法,即通过生物电的测试来观察大脑在言语过程中的活动。研究的结果表明,成人的言语中枢只位于大脑皮层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单侧化"或"半球优势"。言语中枢位于哪一个半球,与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有一定的(但不是绝对的)交叉联系:几乎所有主要用右手的人,其言语中枢都位于大脑左半球;用左手的人当中,60~70%也是左半球占优势,其余的人则是右半球占优势。听觉器官与大脑两半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联系,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导致右耳的听觉优势。在一个人的两耳侧同时放出两个不同的语声,首先被感知并记住的通常是右耳侧的语声。这是因为右耳听到的语声直接送到左半球即能作出语言"解码",而左耳听到的语声得先通过右半球再转送到左半球去进行分析(图2)。左耳偏向于感知非语言性的声音,如环境中的噪音、人的喜怒之声、音乐之声等。解剖学家发现,胎儿的大脑右半球略小于左半球;双耳听觉实验也证明新生儿的大脑左半球对言语刺激显示较强的生物电反应。左半球语言优势的形成,看来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对于大脑两半球的定向分工也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左半球的语言优势,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初生婴儿的大脑右半球原来也有形成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只是由于长时间只向一方面发展,使得右半球的语言能力受到了压抑。
  
  
  失语症的研究可以为澄清言语中枢的形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语言功能的定位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大多数人的言语中枢位于左半球,因此,言语障碍通常是由左半球的损伤引起的。失语症治愈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一般说来,4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左半球受到损坏,右半球也能够较顺利地发展起语言能力。但4岁以上至青春期的儿童若患了失语症,其语言能力就会退步到4岁时的水平,需要过一段时间才有希望恢复原有的语言能力。这说明,在年龄较小阶段,儿童的大脑右半球仍有取代左半球而形成言语中枢的可能。不过,有的学者指出,言语中枢能转移到右半球的儿童,学习词汇没有困难,但联词造句的能力却会受到影响。如果左半球的损伤发生在青春期以后,那就会使人完全失去语言功能,因为成人的右半球已经过了发展语言功能的临界期。
  
  关于言语中枢的单侧化及成人左半球的语言优势,专家们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对于具体的语言功能是否与大脑皮层的专门区域相对应这一问题,仍有争议。长期以来流行于学术界的"定位论"认为,特定的大脑皮层组织控制着具体的语言功能,某个脑区的障碍会引起某种与之相联系的语言功能的丧失,比如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的损伤会分别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听觉认知功能。现代有不少学者还相信,语音、句法、词汇和语义都有与之对应的专门的神经机制。不过,纯粹的病例并不存在,一种较突出的症状总是伴随着另外一些轻微的症状,这一事实使得一部分学者对"定位论"产生了怀疑,提出了"总体论":人脑各部分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语言功能是统一的,人脑任何部位的损伤都可能影响到语言各方面的功能。有人指出,凡是失语症患者都缺乏一种基本的语言能力──用符号构成命题的能力。
  
  上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狭隘的定位论或极端的总体论对于进一步的研究都是不利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