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镇地处湖北省阳新县北部,大冶湖南岸,父子山下。与陶港、韦源口、黄颡口、大王等镇接壤,与大冶市隔湖相望。辖洪桥街、德夫、官塘、茂立、李姓、屋李、双龙、四松、大洪、山海、双堍、港泉、朋畈、张畈、樟铺、半山董、筠合、陈堡、上港、筠岭、老屋等21个村和太子居委会。总人口48000人,其中农业人口39543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31562亩,水田16944亩,山场 8.4万亩,成材林4.5万亩,经济林1600亩。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075万元,财政收入21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500元。
传说,太子庙镇是1800年前为纪念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来此赈济灾民,太子染疾病殁建庙得名。交通发达,大韦、刘太、太黄公路穿境而过。镇区人口密集,机关齐全。镇区人口1万余人,设有国税、地税、农行、工商、烟草、质检、人险、电信、法庭、电站等县直企事业单位24个,镇直机关8个。集镇商贾林立,贸易繁荣,日销售额可达25万元。是个古老的中心集镇。特别是土特产---太子豆腐,制作工艺独树一帜,以当地独特的水质手工制作,其洁白鲜嫩,酥软而不散,口味纯正名声远扬阳新、大冶、黄石、武汉等市场,每到逢年过节,慕名前来购买者车水马龙。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自然资源丰富,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方解石、铁、铜、金、煤、石棉等。盛产黄豆、苎麻、楠竹、把竹、茶叶,素有“黄豆镇”、“苎麻村”之美誉,筠山生产的“云雾茶”,在南北朝时期为皇家贡品。
太子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太子庙几经沧桑,濒于倒塌。1994年重修太子庙。2000年6月工程告竣。现在的太子庙焕然一新,主体建筑一进三重。“大乘禅林”牌杰翘角飞檐,“太子殿”、“弥勒殿”、“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左有客厅,右有禅房、餐厅,建筑结构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太子镇有个樟铺村,距村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沙湾寺,村民在该寺发现了一座建筑奇特的古墓,相传古墓的主人就是传奇人物《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大师。无独有偶,在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处,也有一座古刹,该古刹建在荆山上玉印洞旁,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它们给千年古镇带来神秘的色彩。沿太子镇向筠山而行,便来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该村口几棵高达30多米的参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在一位僧人向导下,沿一条山间小道向东爬行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阳新县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荆筠山(古时称荆山)。在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古刹。据介绍,这就是有关史料上记载的“玉印古刹”,是卞和在此发现“和氏璧”的地方,现存有“玉印洞”。碑文记载: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刹后的山洞里发现后才三献楚王的。相传,山洞有一天然石桥,传说卞和年轻时是医生,经常上荆山采药,多次休息于山洞,朦胧中发觉有一只喜鹊攀在洞壁处,闪闪发光,认为是宝石,于是凿下此石块,献给楚王被砍足。后来和氏璧为无价之宝,制成镇国玉玺。王莽篡位时,与姑姑争夺玉玺,玉玺被摔破,用金子镶补。卞和后来在荆山山洞居住,被他治好病的网湖姑娘娥眉时常上山看望,愿意以身相许,但被卞和拒绝。于是娥眉将采来的莲蓬气得丢在来的山路上,化为石头,堆成一座山,叫莲蓬山(现在这里的村民常采这些有孔的石头卖)。娥眉姑娘后来出家,在荆山南边建庙,隔沟相望。
太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代表有父子山,戏子山,青山等奇石峻岭山脉以及天然熔洞。迄今发现最大的溶洞“桂峰洞”位于父子山脉中段贵妃山中,洞后群峰环绕,洞前小河成溪。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洞内绵延数十公里未到尽头,达数十层之多。洞内景观幻化无穷,石笋石柱林立,石花倒悬,怪石诡变,错综盘结,争奇斗妍,有状若牡丹的石花,有弯曲起伏的“云阳梯田”、有阡陌纵横的黄土高坡、有龙戏珠、狮盘球、有天马行空、有土狗望月、有观音坐莲、有鲤鱼跳门。洞中有洞,洞内有年代久远的佛像佛龛坐落,给人一种灵光瑞气,如临仙境的感觉。
太子艺人加工的布贴“麒麟送子”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选送西欧参展;“太子竹马”奔驰不息,太子地区“送太王”民间习俗,在鄂东地区影响较大。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基础教育逐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太子中学是黄石唯一的一所市级农村示范学校,2002年在《人民日报》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