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防化医学
1)  chemical defense medicine
防化医学
1.
Construction of the factual database model of chemical defense medicine:an investigation;
防化医学事实型数据库模型构建的探讨
2)  medical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weapon
化学武器医学防护学
3)  Preventive Medicine
预防医学
1.
Attemp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practice to non-preventive medicine majors;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的尝试
2.
Discussion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eventive medicine education;
对预防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探讨
3.
New curriculum system to give prominence to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studen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4)  biological defense medicine
防生医学
5)  medical protection
医学防护
1.
Advances in study of toxicology of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 and medical protection against its poisoning;
新型火箭推进剂硝酸羟胺的毒性、毒理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2.
Depleted uranium weapon injuries and their medical protection;
贫铀弹伤害及其医学防护
3.
Chemical terrorism and the study on its medical protection;
化学恐怖及其医学防护研究
6)  National Defense Medicine
国防医学
1.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ttempt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National Defense Medicine;
构建国防医学学科体系的初步理论探讨
2.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system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investigation by expert meet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is aimed at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ask system of national defense medicine by identifying the concept, the interrelatedness between national defense and national defense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task system involved.
本论文针对国防医学的立论以及任务体系的研究,运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聚类分析、专家会议调查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国防医学概念,分析研究了国防与国防医学之间的逻辑必然联系,初步研究提出了国防医学任务体系框架。
补充资料: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训练
      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所进行的防护训练。简称"三防"训练。苏军称"化生放"防护训练,美军称 "核生化" 防护训练。目的是提高军队的防护能力,免受或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对人员、牲畜的杀伤和对武器、装备、物资的破坏。
  
  简史  "三防"训练是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出现、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加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使用化学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生物武器和核武器。这些新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军队对其防护研究和训练的普遍重视,先后设置组织机构管理训练。1939年,针对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设立了防化学队,八路军各师建立了防化勤务主任室,部队开展了防化训练。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对侵朝美军多次使用生物、化学武器,普遍进行了防生物和防化学武器的训练。1953年,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各级"三防"训练的专业机构,并将"三防"训练列入训练大纲,作为全军训练的共同科目,普遍开展了训练。
  
  
  内容和方法 其内容通常包括: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基本性能,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发现放射性沾染和毒袭的方法,个人和分队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在受染地域、地段的行动要求和通过的方法,消毒、消除沾染和急救方法等。这种训练的组织方法:军官采取短期集训或结合部队演习,演练防护的组织指挥;部队训练通常由团以上机关培训骨干,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实施。一般使用图表模型、毒剂嗅样盒和模拟化学武器、模拟核爆炸等代用器材进行训练。有时亦可在专用场地进行实毒训练,或利用核武器爆炸试验进行训练。
  
  苏联和美国军队在营一级分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军官,指导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训练;在团(旅)以上部队设有专业机构或人员,计划和监督防护训练。苏联在军外训练中,受训人员即进行穿带防毒面具和使用侦察仪器的训练,入伍后的新兵增加防护训练时间和内容,并结合战术训练进行。美军明确规定了单兵在核、生物、化学武器条件下的训练内容,以及生存和基本作业的标准。
  
  发展趋势  随着战术核武器、中子弹的出现,速效、高效化学武器的发展,生物战剂传播、扩散方法的改进,增大了杀伤、破坏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因而加强群众性的防护训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将更为各国军队所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