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gal social psychology
法律社会心理学
1.
Since early 1980s? legal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in America has got a lot of new fruit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study of jury, testimony,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crime, and so 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法律社会心理学在陪审团、证人证言、公民对犯罪的态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2) sociology of law
法律社会学
1.
The Diversion of the Study Saradigm of Sociology of Law: from Modernity to PostModernity;
法律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向:由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2.
A Review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ology of Law;
法治的理性思辨——评《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
3.
The history of sociology of law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researchers have been constructing both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历程一方面体现研究者对该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另一方面又为转型社会的具体语境所建构。
3) legal sociology
法律社会学
1.
Management of sports rules——A perspective of legal sociology;
体育的规则之治——一个法律社会学视角
2.
According to the surveys replied to the northern village fields of Jiang Su province in this article,utilizes the view legal sociology,has a foothold the village s true life logic,doing present countryside s civil dispute and its solved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with describing and judging,doing dispute s main body s behaviour itsel.
本文通过对苏北乡村的田野调查,运用法律社会学的观点,立足于村庄的真正的生活逻辑,对当前我国乡村民间纠纷及其解决状况进行描述与评判,对纠纷主体行为本身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传统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建立适合乡村社会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
3.
Since reconstruction of legal sociology of china in 1980, the scholars have striken up basic theory frame of legal sociology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research combing social practice, and gained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fruits.
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自1980年代复兴以来,学者们建立起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社会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4)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
1.
The research on reform of teach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探讨
2.
Thoughts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xiety in Terms of Social Psychology;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3.
Review on jealousy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评析
5) psychosocial sociology
心理社会学
6) theory on legal society
法律社会理论
1.
Marx s theory on legal society explores the inner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and deeply analyzes the core topic that human is the utmost nature of human.
法律社会理论是在法律社会学所提供的经验素材的基础上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法律机理和法制系统进行总体性分析与批判,对现代法律关系下的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总体关系进行一种前瞻式的研究。
补充资料:教育社会心理学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儿童出生后的成长,不仅是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及行为表现、问题及其发展变化,都是他们通过活动与所在群体、他人及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并接受其影响的结果。由于长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育心理学未能专深地探索社会性现象,也由于教师面对学校中许多社会性问题常无所适从和难以将学生的社会化引至定向发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就成为现实的急需。社会心理学的许多早期研究,如A.迈尔(1903)、F.H.奥尔波特(1916)等关于"社会促进"实验,K.勒温(1939)等关于"社会气氛"实验,M.谢里夫(1951)的"内团体的冲突与合作"研究等均以儿童或学生为被试,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应用于教育,引起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由此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
1933年,S.L.普雷西在其《教育心理学》教材中列入"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学"一章,但未引起重视。1950年,L.J.克龙巴赫在《心理学年鉴》中讨论了社会阶级对学习准备的影响、学习中的情绪因素、作为集体过程的学习等题目,被看作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教育问题新趋势的信号。1956年,H.C.林格伦出版了包括上述内容的《课堂教育心理学》,并广为流行。但由于苏联航天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关注课程改革及程序教学实验而忽视社会化的研究。直至1969年,J.W.盖泽尔斯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发表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涉及到社会阶级、社会化、社会对心理能力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作为社会体系的学校与课堂、师生品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等细目。其中谈到,如不改变处境不良儿童的环境,再好的补偿教育也难以奏效,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震动。此后,有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并相继出版多种教材与论文集,如D.W.约翰逊(1970)及M.A.班尼和L.V.约翰逊(1975)编写的《教育社会心理学》,D.巴-塔尔和L.萨克斯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978),R.S.费尔德曼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当前的研究与理论》(1986)以及林格伦修正出版《课堂教育心理学》(第7版,1986)。
教育社会心理学目前尚无固定的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心理学与教育、个体社会化与学校群体动力学、学习者与家庭、学习者与同辈群体、师生间的交往与相互作用、学习动机的社会影响、学生态度与课堂行为模式的年级分段效应、课堂结构与学习中的合作与冲突、班级心理气氛与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最佳教学与学生品格特征的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及其对成败反应的归因分析、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过程、亲社会行为与侵犯、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纪律行为与课堂管理、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社会适应及其测量、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其特殊教育、教师期望效应、教师的社会化及其角色意识的作用等等。
儿童出生后的成长,不仅是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及行为表现、问题及其发展变化,都是他们通过活动与所在群体、他人及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并接受其影响的结果。由于长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育心理学未能专深地探索社会性现象,也由于教师面对学校中许多社会性问题常无所适从和难以将学生的社会化引至定向发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就成为现实的急需。社会心理学的许多早期研究,如A.迈尔(1903)、F.H.奥尔波特(1916)等关于"社会促进"实验,K.勒温(1939)等关于"社会气氛"实验,M.谢里夫(1951)的"内团体的冲突与合作"研究等均以儿童或学生为被试,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应用于教育,引起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由此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
1933年,S.L.普雷西在其《教育心理学》教材中列入"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学"一章,但未引起重视。1950年,L.J.克龙巴赫在《心理学年鉴》中讨论了社会阶级对学习准备的影响、学习中的情绪因素、作为集体过程的学习等题目,被看作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教育问题新趋势的信号。1956年,H.C.林格伦出版了包括上述内容的《课堂教育心理学》,并广为流行。但由于苏联航天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关注课程改革及程序教学实验而忽视社会化的研究。直至1969年,J.W.盖泽尔斯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发表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涉及到社会阶级、社会化、社会对心理能力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作为社会体系的学校与课堂、师生品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等细目。其中谈到,如不改变处境不良儿童的环境,再好的补偿教育也难以奏效,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震动。此后,有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并相继出版多种教材与论文集,如D.W.约翰逊(1970)及M.A.班尼和L.V.约翰逊(1975)编写的《教育社会心理学》,D.巴-塔尔和L.萨克斯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978),R.S.费尔德曼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当前的研究与理论》(1986)以及林格伦修正出版《课堂教育心理学》(第7版,1986)。
教育社会心理学目前尚无固定的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心理学与教育、个体社会化与学校群体动力学、学习者与家庭、学习者与同辈群体、师生间的交往与相互作用、学习动机的社会影响、学生态度与课堂行为模式的年级分段效应、课堂结构与学习中的合作与冲突、班级心理气氛与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最佳教学与学生品格特征的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及其对成败反应的归因分析、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过程、亲社会行为与侵犯、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纪律行为与课堂管理、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社会适应及其测量、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其特殊教育、教师期望效应、教师的社会化及其角色意识的作用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