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proving cure rate of surgery
提高取出率
2) combined washer
提高提取率
3) high extraction
高提取收率
5) increasing fiber yield
提高出麻率
6) improve yield of liquor
提高出酒率
补充资料:怎样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1.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科学造林的原则。
2.选择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并与现有天然林、人工林相毗邻,形成块块混交。
3.选择立地条件好,海拔170米以下,坡度15°以下的荒山荒地,立地条件指数16,能排水的季节性水湿地。
4.天然更新较差的采伐迹地,立地类型因子70分以上,坡度10°以下的阴坡或半阴坡。
5.选择地块土壤肥沃,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表土层不低于15厘米。
二、整地的方式方法
整地的方式方法因造林地类不同而异,在杂草繁茂的低湿地采用机械整地方式。方法是开沟高台筑埂,深度30—35厘米,行距2米,灌丛较多的疏林地、低价林地、采伐迹地,要先清理、割带,然后采用人工穴状整地,规格一般为40厘米x40厘米x30厘米,穴距1.65米,行距2米。
三、苗木的选择
苗木品种选择、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长白落叶松更为适宜,种源多为长山小北湖区,苗龄为1年生苗,等级1级,即苗高35厘米以上,顶芽饱满,粗壮均匀,地径0.5厘米以上,根长15厘米.侧根10个以上,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四、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
落叶松以春季造林为好,应尽量提早造林,当土壤化冻15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其体方法采用人工植苗,2人1组,锹窄缝栽植,有利于成活。造林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一般忌苗木长途运输异地栽植。起苗前要多浇透水,外运要搞好根部包装,不能及时造林的苗木要假植,造林期间要做到五不离水,还应推广应用ABT生根粉、保水剂等科技产品及一些先进技术,确保造林的成活率。
五、幼林的抚育和管护
1.抚育方法:第一年第一次是用镐扩穴,除草松土,扶正培土踏实,防止倾斜和漏根;第一年第二次是在造林行间进行,割除行间内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和灌木,保证幼树有充足的阳光,茬高不得超过5厘米,作业时防止砍伤幼树,应以幼树为中心,先把幼树周围的草割除,再割四周的杂草和灌木。第二年第一次抚育用镐从距幼树5—10厘米外开始,除草松土,由里向外、里浅外深。第二年第二次抚育和第三年抚育方法同第一年第二次相同。如有条件,可用人工去除枯枝,修下层活枝,以促进生长。
2.幼林管护。幼林管护是成林的关键,应强化管护,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依法管护,造林地内严禁入内打草、放牧和其他人为活动,避免人为危害。相对集中的造林地应建立管护棚,设置防火隔离带、病虫害观测点,做好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和防治。
六、环境保护措施
1.保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选择地块一般最大面积不超过80公顷,在地块内的天然白桦树种尽量保留,同时保护好周边天然林,以免纯林带来的不利影响。
2.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在机械筑埂整地的基础上.沿水线方向拉沟排水。在幼林抚育中,刀抚杂草,留存在行间,以便提高地力,在落叶松间伐时采取人力畜力集材,避免破坏植被和土壤表层。
3.防治森林病虫害。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树苗严格检查,选出的病虫害苗木,就地烧毁。对成林应及时伐除感染病虫害的林木。设专人定期测报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监测计划,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为主同时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如毒绳、毒带、挂鸟巢招引益鸟等防治技术。
4.防火措施。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是人工造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搞好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防火意识,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建立防火设施,落实防火责任,控制人为火源。在造林地周围和幼林内打防火线,开设防火隔离带,建立专业护林防火队等来保证造林成果。
七、造林组织措施
良好的组织机制可以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有效的使用,保证造林的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总结经验,实行林场管理个人承包造林的组织机制。地块的选择、机械整地、苗木培育,由林场统一组织落实,人工整地、造林、抚育、防火和管护由个人分地块承包经营,一包到底,4年后林场验收合格,一次付工时费后林权归林场所有。在全部作业期间,林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跟班作业,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建立管理技术档案,对各造林地块规范管理,这样可减少人为的消极因素,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摘自《黑龙江林业》2003.2
2.选择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并与现有天然林、人工林相毗邻,形成块块混交。
3.选择立地条件好,海拔170米以下,坡度15°以下的荒山荒地,立地条件指数16,能排水的季节性水湿地。
4.天然更新较差的采伐迹地,立地类型因子70分以上,坡度10°以下的阴坡或半阴坡。
5.选择地块土壤肥沃,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表土层不低于15厘米。
二、整地的方式方法
整地的方式方法因造林地类不同而异,在杂草繁茂的低湿地采用机械整地方式。方法是开沟高台筑埂,深度30—35厘米,行距2米,灌丛较多的疏林地、低价林地、采伐迹地,要先清理、割带,然后采用人工穴状整地,规格一般为40厘米x40厘米x30厘米,穴距1.65米,行距2米。
三、苗木的选择
苗木品种选择、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长白落叶松更为适宜,种源多为长山小北湖区,苗龄为1年生苗,等级1级,即苗高35厘米以上,顶芽饱满,粗壮均匀,地径0.5厘米以上,根长15厘米.侧根10个以上,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四、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
落叶松以春季造林为好,应尽量提早造林,当土壤化冻15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其体方法采用人工植苗,2人1组,锹窄缝栽植,有利于成活。造林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一般忌苗木长途运输异地栽植。起苗前要多浇透水,外运要搞好根部包装,不能及时造林的苗木要假植,造林期间要做到五不离水,还应推广应用ABT生根粉、保水剂等科技产品及一些先进技术,确保造林的成活率。
五、幼林的抚育和管护
1.抚育方法:第一年第一次是用镐扩穴,除草松土,扶正培土踏实,防止倾斜和漏根;第一年第二次是在造林行间进行,割除行间内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和灌木,保证幼树有充足的阳光,茬高不得超过5厘米,作业时防止砍伤幼树,应以幼树为中心,先把幼树周围的草割除,再割四周的杂草和灌木。第二年第一次抚育用镐从距幼树5—10厘米外开始,除草松土,由里向外、里浅外深。第二年第二次抚育和第三年抚育方法同第一年第二次相同。如有条件,可用人工去除枯枝,修下层活枝,以促进生长。
2.幼林管护。幼林管护是成林的关键,应强化管护,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依法管护,造林地内严禁入内打草、放牧和其他人为活动,避免人为危害。相对集中的造林地应建立管护棚,设置防火隔离带、病虫害观测点,做好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和防治。
六、环境保护措施
1.保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选择地块一般最大面积不超过80公顷,在地块内的天然白桦树种尽量保留,同时保护好周边天然林,以免纯林带来的不利影响。
2.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在机械筑埂整地的基础上.沿水线方向拉沟排水。在幼林抚育中,刀抚杂草,留存在行间,以便提高地力,在落叶松间伐时采取人力畜力集材,避免破坏植被和土壤表层。
3.防治森林病虫害。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树苗严格检查,选出的病虫害苗木,就地烧毁。对成林应及时伐除感染病虫害的林木。设专人定期测报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监测计划,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为主同时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如毒绳、毒带、挂鸟巢招引益鸟等防治技术。
4.防火措施。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是人工造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搞好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防火意识,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建立防火设施,落实防火责任,控制人为火源。在造林地周围和幼林内打防火线,开设防火隔离带,建立专业护林防火队等来保证造林成果。
七、造林组织措施
良好的组织机制可以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有效的使用,保证造林的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总结经验,实行林场管理个人承包造林的组织机制。地块的选择、机械整地、苗木培育,由林场统一组织落实,人工整地、造林、抚育、防火和管护由个人分地块承包经营,一包到底,4年后林场验收合格,一次付工时费后林权归林场所有。在全部作业期间,林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跟班作业,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建立管理技术档案,对各造林地块规范管理,这样可减少人为的消极因素,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摘自《黑龙江林业》2003.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