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伤寒论杂病论》
2) injury
伤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of penetrating larynx injury.
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治疗方法和经验。
3) "shang"
“伤”
1.
Gan dialect and exegesis of "da"(达),"shang"(伤) and "ling"(凌);
赣方言与“达”、“伤”、“凌”的训诂
4) Surgery/operative
外伤/创伤
5) Wound Heaing Burn and Injury
烧伤损伤
6) healing of wound cut
伤口愈伤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暴力论
把暴力看作阶级、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的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E.杜林把暴力看作是历史的"本原的东西",认为私有财产、阶级和统治关系产生的根源,应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应间接地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奥地利社会学家L.龚普洛维奇(1839~1909)认为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强大部落对较弱小部落施加暴力的结果,并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所谓"种族求生存的斗争"。法国社会学家,G.索列尔(1847~1922)在《暴力论》(1908)一书中,强调暴力在历史进程中起创造性作用,认为社会变化不是被经济决定了的自然演进过程,而是暴力的创造过程。暴力论夸大暴力的作用,颠倒了经济和政治的真实关系,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暴力论的流行,与资本主义实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对外扩张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过程中,暴力所起过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但它不是根本原因,而且暴力本身必须由经济发展来解释。恩格斯说,"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基础性'得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99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过程中,暴力所起过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但它不是根本原因,而且暴力本身必须由经济发展来解释。恩格斯说,"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基础性'得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99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