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黔南台陷
1)  the platform collapse in southern Guizhou
黔南台陷
2)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黔南坳陷
1.
Shale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 in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我国黔南坳陷页岩气勘探前景浅析
3)  Qiannan-guizhong Sag
黔南-桂中凹陷
1.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y and making use of the study on outcrop, well drilling data and paleontology adequate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basin sedimentary system in Qiannan-guizhong Sag in Devonian are summed up.
针对黔南-桂中凹陷泥盆系发育的台盆沉积体系,利用露头剖面、钻井资料和古生物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泥盆系台盆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4)  Tainan sag
台南凹陷
1.
Classification study of triassic heavy oil layers in Tainan sags by logging method;
台南凹陷三叠系稠油层分类研究
2.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riassic between Shanshen structure belt in Taibei sag and Lukeqin structural belt in Tainan sag as well as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分析了台北凹陷鄯深构造和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之间三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及成藏机理的差异性,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是它们在晚印支运动期到晚燕山运动期乃至晚喜马拉雅运动期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
3.
Tainan Sag underwent Jratak and Bogda foreland two depression stages.
台南凹陷历经觉罗塔格前陆坳陷 (C2 P1 )和博格达前陆坳陷 (P2 J)两个阶段。
5)  South Guizhou
黔南
1.
Study on diagenesis of the carbonate rocks in the Carboniferou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South Guizhou;
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2.
Abundant rugose corals including 33 genera and 77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1988 from the fusulinid Montiparus zone to Brevaxina dyhrenfurthi subzone in South Guizhou.
通过对黔南地区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早期四射珊瑚的研究 ,建立 4个四射珊瑚组合 ,自下而上为 :1)Antheria Pseudotimania组合 ;2 )Nephelophyllum Eokepingophyllum组合 ;3)Parawentzellophyllum Kepingophyllum组合 ;4)Anfractophyllum组合。
3.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 and sedimentary features, the Late Permian biota and strata of south Guizhou can be grouped into the “shallow platform type”and “sub byssal aulacogen type”.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
6)  Qiannan
黔南
1.
Gen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s in Bouyei,Miao and Sui Nationalities in Qiannan;
黔南布依族、苗族和水族人群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2.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s of Bridges in Qiannan;
黔南桥型演变的历史文化分析
3.
On the “Historic Jump” ove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annan;
试论黔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补充资料:南台岛

南台岛

南台岛为闽江中第一大岛屿,位于闽江福州段南北两港之间,南台岛东西长(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对较窄(螺洲到烟台山),总面积118.2平方千米,现在为福州仓山区辖区,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海拔为202.6米。呈西北——东南向。岛上高盖山、虾蟆山、烟台山等原为江中岩岛,后由闽江泥沙淤积其间连接而成。为半岩半沙岛连岛。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东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点高盖山海拔202米。岛周多沙洲、浅滩,岛屿面积不断向南、东延伸。

南台岛基本上为仓山去的主要部分,同时南台岛于是我国河流岛屿中比较大的一个。

仓山区位于福州市区南部南台岛上,四面以闽江南、北港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闽侯县为界。总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2004年)。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www.xzqh.org

区人民政府驻麦园路,全区辖8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东升街道、对湖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金山街道、仓山镇、城门镇、盖山镇、建新镇、螺洲镇;红星农场。www.xzqh.org


历史沿革

仓山区因地处仓前山得名。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盐仓,俗称盐仓前,遂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仓山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5年11月,设上渡、下渡、临江、仓前、麦园、藤山6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水上区,并入仓山区,增设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1957年7月,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水上街道办事处。1958年1月,撤销藤山街道办事处,并入下渡街道办事处;撤销麦园街道办事处,并入仓前街道办事处。

1968年9月,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1970年2月,郊区行政办事处撤销,其所辖盖山公社并入朝阳公社,划归朝阳区。7月,闽侯县城门公社划归朝阳区。1975年5月,朝阳、城门公社划归郊区行政办事处。1978年7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1987年12月,撤销水上街道办事处,增设对湖街道办事处。 (链接:更多资料)www.xzqh.org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仓山区辖仓前、对湖、临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6年1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仓山区从原郊区划入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从鼓西街道划入农大居委会。www.xzqh.org

2000年,仓山区辖7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对湖街道、东升街道、建新镇、仓山镇、盖山镇、城门镇、螺洲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2039人,其中:仓前街道 24537人、东升街道 9270人、对湖街道 27030人、临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仓山镇 46264人、城门镇 90302人、盖山镇 88931人、建新镇 64359人、螺洲镇 19666人、福建师范大学虚拟街道 10472人、福建农业大学虚拟街道 9241人、红星农场虚拟镇 4664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