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五藏论》
1)  Wu Zang Lun
《五藏论》
1.
Research Advance on Wu Zang Lun in Dunhuang;
敦煌吐鲁番《五藏论》文献研究进展
2)  Zhang Zhongjing Wu Zang Lun
张仲景五藏论
1.
Paired Herbs and Formulaes in Dunhuang-Version of Zhang Zhongjing Wu Zang Lun;
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藏论》中有关药对及方剂之探析
3)  Five Internal Organs
五藏
1.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allel Ment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in the Article Entitled Extra Toe in Zhuang Zi
《庄子·骈拇篇》并提“仁义”、“五藏”辨
4)  Mawu gas pool
马五气藏
5)  Five-elements Storing each other
五行互藏*
6)  WuZang Shen
五藏神
1.
Hierarchically,“ Shen (神)” in Neijing (内经) has three levels;“Cosmos Shen (天神)” and “Man Shen (人神)” and “WuZang Shen (五藏神)”.
《内经》的这种天神 -人神 -五藏神之系统认识就是《内经》精神观之另一个特征 ,它认为天、人、藏是一个整体即太极体。
补充资料:张仲景墓及祠
      在河南省南阳市东关温凉河西岸。张仲景(约150~219)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人,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16卷,是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的经典医著。该书经后人多次搜集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而且对东亚一些国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张仲景墓营造年代无考。清《南阳县志》已有明洪武初年墓碑被毁的记载。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及光绪年间屡有重修。民国年间墓冢荒芜,建筑残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修葺,设立纪念馆。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 2.5万平方米,包括正院和偏院。正院有山门,拱券式,门额书"医圣祠"。中殿和正殿,均面阔三间,硬山灰瓦顶。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内经楼等。大门、门前仿汉双阙和前院两侧碑廊均为新建。廊内陈列张仲景生平画像、名人题词和历代名医画像石刻数十方。
  
  墓冢在祠南,圆形,高约 3米,周长10余米,上冠歇山式挑檐高亭。墓前立有清顺治十三年(1656)"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高 2.6米。墓旁有1981年发现的另一通"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通高1.1米,碑座刻有隶书"咸和五年 (330)"4 字。有人认为碑身、碑座制造粗细不一,字体不一,不是原配,碑身为明代所刻。墓前还有新建六角形碑亭,内竖新刻碑石 2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