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sychiatric disorders
精神系统疾病
1.
Trinucleotide repeat expansio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增与精神系统疾病
3) diseases of mental and nervous systems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4) psychosis
[英][saɪ'kəʊsɪs] [美][saɪ'kosɪs]
精神疾病
1.
Analysis of the Mistreatment on 62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Who Chiefly Complain the Body Symptoms in the Polyclinic.;
综合医院躯体化症状为主诉的精神疾病62例误诊分析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death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o-old inpatients with psychosis.
目的了解老年与非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
3.
Method Study the feasibility and design patterns of psychosis clinical path.
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法、分析比较法、系统论方法,针对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的可行性、设计模式进行研究。
5) mental illness
精神疾病
1.
Objective:To describ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upplemen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to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ntal illness in the people aged 18 or older in Hebei Province.
目的:了解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GHQ-12)在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
Socical anxiety brings mental illness,emotion which is out of control is considered a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焦虑引发精神疾病,情绪失控自杀被认为是大学生自杀的普遍过程,建议对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等有关的心理教育。
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auditory hallucination due to mental illness.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精神疾病听幻觉的疗效。
6) Mental disorder
精神疾病
1.
Analysis of suicidal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homicidal behaviors;
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研究
2.
Survey of in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combined with somatic disease;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调查
3.
Analysis of predictive factors for domestic violence behavior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预测因素分析
补充资料:《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仍iag-nostic and Statisrieal Manual ofMental刀15口rder:,DSM)美国精神病学会1 952年公布了《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一版(D SM一I)。当时受阿道夫·麦尔(Ad。ir Moyer)的精神生物学学说的影响,认为精神疾病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对各种精神疾病均称为“反应”和“精神分裂症反应”、“神经官能症反应”等;并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解释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尽管DSM一I对美国精神病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未被广泛接受。1968年公布了DSM一n,将精神疾病分为十类,取消了病名后的“反应”字样,列入了儿童、青少年类别,鼓励对疾病做多种诊断,即使两者有因果关系,如酒癖和继发性抑郁。DSM-n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促进了国际间的研究和交流。1980年公布了DSM一111,对每种疾病提出了操作性诊断标准,提倡多轴诊断;对病因不明的疾病采用了描述性分类原则。DSM一m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病学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被翻译成许多文字,为多种教科书引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诊断系统上的不稳定性,且在一些实例中存在诊断标准的不完全清晰性。1987年公布了DSM一111的修改版本(D SM一111一R),在分类学原则、疾病概念、诊断方式上均与D SM-m相同,只是对某些细节进行了增补、删减、合并、分离和转换。在此基础上,美国精神病学会于1994年公布了DSM一W。在研究方法上,依据对大量文献和数据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审查、分析和实验,注重与IcD一10(国际疾病分类)的相容性,接受许多国际专家和相关组织的评审,增强了其科学性和跨文化的实用性:在障碍概念上,增加了症状临床意义的内容,提高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阂限,使281种Axi:I和Axis 11的障碍类别中有 130种障碍包括了关注临床意义的症状标准,突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诊断模式;在分类学原则上,进一步突出了现象学的描述性原则,例如不再使用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原学诊断这一术语,也使DSM一W的诊断方式注重症状描述性特征,这些调整提高了DSM一W的障碍诊断系统的覆盖,使原在DSM一111一R中不能诊断或只能在“其他障碍”类别中诊断的精神障碍有了明确的诊断;补充了17种“新”的精神障碍,消减或合并了8种精神障碍。另外,DSM一W在文化的适应性上作了特别的考虑,提供了系统地评估和判断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来访者的诊断模式。 (赵亚志郭金山撰刘协和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