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irculation system
流通体制
1.
Investigation on the reform of cereals circulation system in Gansu province;
关于甘肃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
2.
This paper looks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reform of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analyses its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studies the reform ways of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本文回顾了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现行农资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对新形势下 ,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式进行了思考与探
3) gold distribution system
黄金流通体制
1.
Therefore,the following should be done in studying the gold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 and improving functions of gold market: defining the functional property of gold as a commodity;building up regulation systems;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
因此,在研究黄金流通体制改革和完善黄金交易市场功能时,必须做到:明确黄金商品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黄金流通体制改革的组织与管理;强化我国黄金市场的宏观调控及与国际黄金市场的衔接;发挥政府职能,培育、扶持有序的黄金市场。
4) grain marketing system
粮食流通体制
1.
This paper gives analysis on main problems in reform of China;s current grain marketing system,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分析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对策。
5)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农村流通体制
1.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needs systematic thought and powerful organization safeguard.
农村流通体制建设需要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共同来参与,政府要建立健全流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
6)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商业流通体制
1.
Reform Process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in Gengma County (1978-2006);
耿马自治县商业流通体制的变革历程简析(1978~2006年)
补充资料: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强调计划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辅助调节作用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机制,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最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基础工业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历来是政府重点予以控制的对象,其流通体制的变革不仅受整个经济体制变革进程的推动或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变革就可以代表整个经济体制变革的脉络。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承袭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非商品论和外壳论,在理论上,不承认基础工业品的商品性质,只是将其视为取得了商品外壳的产品,我国的基础工业品流通所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式的体制。以产品的直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要形式,根据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种基础工业品分别由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物资部门和工业生产主管部门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基础工业品的实际流通过程则具有下列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决策宏观行政化。在传统的流通体制中,基础工业品的流通(实际只能称为分配)决策不是由各个参与活动的个体作出,而统一由相应层次的宏观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分配安排,即进行“物资的计划分配”。物资被分为国家统一分配、生产主管部门分配和地方主管部门分配三大部分,分别被称为“统配物资、部管物资、地管物资”。换言之,商品的流向不是根据价格,也不是根据需求,而是由其相应的主管机构决定。层次越高的机构,其所掌管的物资分配权限就越大。1950年实行统管的物资仅有8个品种;1952年增至55种;到了1978年,品种数达689种;1982年统管的范围达到顶峰,统配和部管的物资品种多达837种。 第二,调节超经济化。在传统的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下,政府各主管机构调控流通的手段是超经济的行政手段。一方面,调控指令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层层下达,命令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往往是单纯的使用价值指标;另一方面,指标的确定通常是对比历史数据确定未来指标,根据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的实物量为基础推定其他产品的生产量和需要量。在那里,价格虽然普遍存在,但其仅能发挥其核算功能而无法发挥调节功能。 传统流通体制发韧于50年代初期,在那个时期,政府对基本生产资料实行高度集中的控制,对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市场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