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1)  t-PA/PAI-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2)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3)  PAI-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1.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ctivity of PAI-1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4)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5)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c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6)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补充资料:古纤道
      中国古代行舟拉纤通道。又称官塘、运道塘。位于浙东运河萧、绍、虞区段。古代浙东运河水面宽阔,负重逆水行舟,常为风浪所阻,唐元和十年 (815)浙东观察使孟简重新疏浚运河,并在河上筑起一条土堤。明弘治初年山阴知县李良改用条石砌筑。清康熙年间,绍兴庠生余国瑞倡修,数年竣工。1947年,绍兴县修筑官塘委员会再次修葺。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纤道贴近水面,绵延百里,其中心地段在绍兴柯桥至钱清一带,长 7公里。纤道有临水依岸和破水而筑两种形式。前者一般在河面较窄处,采用条石错缝横铺间丁石或条石一顺一丁砌筑,上铺石板,每块阔 0.7~0.9 米;两面临水纤道,多在河宽水深处。根据其构造,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实体纤道,结构形式同依岸纤道相同,即早期堤塘形式,以柯桥镇东首至谢桥塘湾溇一段最为典型,全长约 3公里;其二是石墩梁桥型纤道,在柯桥阮社附近有两段颇具代表性,共长约 880米。一般每隔2米左右砌一桥墩,墩用条石垒叠砌筑,3根石梁并排架于桥墩上,每块长 3米左右,宽0.4~0.5米,构成宽约 1.5米的桥面,间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座大桥,既能调剂纤道两边运河水源,又可在风急浪高时,使船只穿过大桥进入浅水区躲避。这是纤道的一种更新形式,在结构上是一大进步。横跨运河衔接古纤道拱桥、梁式桥有数十座,柯桥至南钱清段,著名的桥梁就有荫毓桥、太平桥、泾口大桥等。太平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代重修,结构坚固,雕琢精美,横跨官塘河两岸。
  
  古纤道是浙东平原特有的水乡文物,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它形体纤巧,造型别致,宛如一条水上长虹,延伸到水天极目之处,构成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