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政府卫生补助
1)  government health subsidy
政府卫生补助
1.
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health subsidy;
政府卫生补助受益归属分析
2)  Government Grants
政府补助
1.
Research on Industry Equality of Government Grants;
政府补助的行业公平问题研究
2.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ld and the new Government Grant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zed detailed government grants accounting rules under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本文在查阅大量政府补助会计论文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政府补助会计核算的理论,归纳比较了中国CAS16、国际会计准则IAS20、英国SSAP4的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详细比较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会计核算的差异。
3)  Government Subsidies
政府补助
1.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of Companies in Financial Distres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ST Listed Companies
政治关联与财务困境公司的政府补助——来自中国ST公司的经验证据
2.
A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enterprises has only been implemented for a short time, some domestic enterprises fail to seriously study and fully understand it.
由于政府补助准则在我国施行的时间较短,国内一些企业对这项会计准则还没有认真学习和充分理解。
4)  government subsidy
政府补助金,政府补贴
5)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health
政府卫生支出
1.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oundary and concept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health.
主要介绍有关国内和国际上政府卫生支出的口径与含义。
6)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政府卫生支出
1.
The spatial effect of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of 30 provinces from 1997 to 2004 is analyzed by spatialeconometric,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cal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ha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this effect is increasingthese years.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1997—2004年30个省的政府卫生投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投资具有空间溢出作用,这种作用在逐年增强;政府卫生投资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为;政府卫生支出不是"奢侈品"。
2.
The spatial effect of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of 30 provinces from 1997 to 2004 is analyzed by spatial econometrics,the results show that local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ha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this effect is increasing these years.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1997-2004年30个省的政府卫生投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投资具有空间溢出作用,这种作用在逐年增强;政府卫生投资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动;政府卫生支出不是"奢侈品"。
补充资料:《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有关和平解放西藏事宜的基本原则和办法的协议书。1951年5月23日于北京正式签字。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兄弟民族之一。同其他民族一样,对祖国的缔造和发展尽了自己的责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藏成了英、俄、法、日等国的角逐场所。1888年、1904年,英国军队两次入侵西藏。多年来,西藏地方统治集团中的亲帝国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者唆使下,极力破坏西藏和祖国的关系,以"独立"、"完全自治"为名,阴谋将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变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附庸,并破坏西藏藏族内部的团结,严重地危害了西藏和祖国的关系,使西藏人民遭受深重灾难。西藏人民和西藏地方宗教上层人士以及贵族中的爱国分子对帝国主义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得到了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到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时期,这种反抗斗争逐步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汇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废除民族压迫制度,实行各民族平等联合政策,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同时采取了解放昌都、促进和谈的行动。帝国主义者及西藏统治集团中的亲帝国主义分子竭力反抗,妄图武装反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但遭到西藏广大反帝爱国力量的反对。斗争的结果是,亲帝的摄政大札于1951年春下台,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并随即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等5人为全权代表,到北京谈判,顺利地达成了协议。在这个协议上签字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为首席代表李维汉,代表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为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代表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桑颇·登增顿珠。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共17条,最主要的是:①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实现西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的统一,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西藏地方军队逐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②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④西藏的各项改革必须实行。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⑤实现西藏民族内部的团结统一,主要的是达赖和班禅两方面之间的团结。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⑦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和文化教育。
  
  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的签订,为西藏藏族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完全符合西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这些基本原则指导下,西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是西藏藏族历史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