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数量性状位点
1)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数量性状位点
1.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表型(证候)可塑性与数量性状位点研究
2.
Advance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in pig;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进展
3.
Study on 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 f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数量性状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研究
2)  QTL
数量性状位点
1.
Identification of QTL Affecting Important Traits on Porcine Chromosome 12;
在猪12号染色体上定位数量性状位点(英文)
2.
STUDY ON QTL FOR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EEDLINGS;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苗期氮、磷、钾吸收和利用的数量性状位点研究
3.
The recent progresses of physiological mechanism,transporter,genetic,QTL analysis.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在水稻耐盐碱生理机理、转运蛋白、遗传和数量性状位点的分子检测、分子信号传导以及基因克隆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3)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数量性状位点
1.
Here we showed that th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Ghd7,isolated from an elite rice hybrid and encoding a CCT domain protein,had major effects on an array of traits in rice,including number of grains per panicle,plant height and heading date.
我们从优良杂交水稻中分离出一个数量性状位点(QTL)Ghd7。
4)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数量性状位点
1.
Combination of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mapping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facilitates dissection ofcomplex traits, which results in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markers for molecular breeding bydesign in crops.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和生物统计软件的完善,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以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为基础的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方法的出现为水稻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与基于连锁作图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结果可相互验证、相互补充。
5)  QTLs
数量性状位点
1.
QTLs for Rice Roo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数量性状位点
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quantitative traits loci(QTLs) related to the spikelet fertility of the indica-japonica cross of rice under high growth temperature.
以USSR5(粳稻)/广解9号(籼稻)//USSR5回交群体为供试材料,构建了相应的分子连锁图谱,分别以高温处理下直接小穗育性及小穗育性热敏感指数为指标,对水稻孕穗期高温耐热性及其相对耐热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
6)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数量性状位点(QTL)
补充资料:数量性状
      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动植物的高度或长度等。数量性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各个个体的差异一般呈连续的正态分布,难以在个体间明确地分组。生物界的另一类性状如红与白、有与无等称质量性状。质量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以明确地分组,因而可以计算杂交子代各组个体数目的比率,分析基因的分离、重组以及连锁等遗传行为。
  
  数量性状在生物全部性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些极为重要的经济性状如作物产量、生育期、籽粒重、乳牛泌乳量、羊毛长度等都是数量性状。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学科称为数量遗传学。
  
  特征  数量性状的特点是:①个体间的差异是连续的,例如用穗长有差别的两个玉米品种进行杂交,则子一代(F1)植株的穗长介于两亲本之间,子二代(F2)植株的变异幅度扩大,子代各个植株的穗长呈连续的变异,因而无法求出穗长的分离比率而只能用一定尺度测量性状的表型值,再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见图);②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甚至纯合的亲本或基因型一致的子一代的表型也呈现连续变异。所以子二代的变异一方面来自基因重组,另一方面则来自环境的影响。
  
  多基因学说  1909年由瑞典学者H.尼尔松-埃勒提出,认为根据质量性状研究的结果得来的孟德尔定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基因学说的要点是:①同一数量性状由若干对基因所控制;②各个基因对于性状的效应都很微小,而且大致相等;1941年英国数量遗传学家K.马瑟把这类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微效基因,相应地把效应显著而数量较少的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称为主效基因;③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微效基因的作用一般是累加性的;④控制数量性状的等位基因间一般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按照多基因学说,如果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对数是N,则杂交子二代中该性状表型的分布可以用二项式分布(1/2+1/2)2N展开的各项系数表示。
  
  例如小麦的种皮颜色由三对基因所控制,每一对基因的表型效应大致相等而且是累加的,因此杂交子二代中出现的种皮颜色有七种,相当于二项式(1/2+1/2)2×3展开的各项。如果基因的对数更多,那么各组间的表型的差别将更小,分布也将更接近于正态分布。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往往也可以把数量性状看作质量性状。例如人的高脂蛋白血症是由多种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该症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在人群中表现为连续的变异。但是从临床的角度考虑则可以把人群划分为患者和正常两类,因而可以把它看作质量性状。这种根据某一数量变化范围来区分类别的数量性状称为阈值性状。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也不一定都是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例如果蝇的突变型巨体(giant,gt)的个体明显地比野生型大;小鼠的突变型侏儒(dwarf,df)的体型明显地比野生型小;玉米的矮株基因(brachytic,br)同样由于单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使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孟德尔的实验中所采用的豌豆的高杆品系和矮杆品系同样是一对主效基因的差别。此外,在特定条件下多对微效基因中的某一对的分离也可以使杂交子代中出现可以明显地区分的表型。例如在水稻株高方面,当两个品系的其他有关植株高矮的微效基因都相同而只有某一对基因不同的情况下,杂交子代中的植株高度便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不重叠的高矮两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