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IV-1
艾滋病病毒1型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subtype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 strains prevalent in Pingxiang City and Binyang County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order to predict their epidemic trends.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和宾阳县吸毒人群中流行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
2.
Objective To apply HIV-1 genotyping in the surveillance of subjects infected with HIV-1 drug resistant strains,and to investigate if there are drug-resistant HIV-1 strains transmitted among infected subjects befor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Guangdong Province.
目的利用艾滋病病毒1型(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HIV-1感染者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掌握广东省HIV-1感染者在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是否存在耐药突变及其流行情况。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ubtypes of HIV-1 strains prevalent in Jiu jiang.
目的了解九江市艾滋病病毒1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分布情况。
2) HIV-1
艾滋病毒1型
3) HIV-1 antibodies
艾滋病病毒1型抗体
4)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activities
抗艾滋病病毒1型活性
5) HIV-1 subtype
艾滋病病毒(HIV)1亚型
6) HIV-1
艾滋病病毒Ⅰ型
1.
Objective To analyze gp120 and gag genes variation of HIV-1 strains isolated from Henan and Xinjiang in China.
目的分析中国河南和新疆地区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毒株gp120和gag基因全长序列的变异特征。
2.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 of detecting HIV-1 antibody in MSM urine samples and serum specimens by ELISA.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进行男同性恋者尿液中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抗体检测,并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采用尿液检测HIV抗体进行特殊人群HIV感染筛查的可行性。
3.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HIV drug resistance among recently infected drug-naive individuals in several provinces of China,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different HIV-1 subtypes on antiretroviral susceptibility and evolution of drug resistant mutations.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新发现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的耐药情况,及不同亚型毒株pol基因的多态性对耐药突变产生的影响。
补充资料: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
病原微生物名。亦称人类免疫 缺陷病病毒。现已确认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1983~1984年有2组研究人员从艾滋 病病例中分离出这种病毒。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病毒,称为淋巴 结病相关病毒(简称LAV);1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种病毒,称人类 嗜T淋巴细胞Ⅳ型病毒(简称HLV-Ⅳ);这两种病毒被认为是同一种病毒的变种,并肯定其为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微生物。艾滋病病毒曾定名为LAV/HTLV-Ⅳ,1986年7月25日WHO已发布 公 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的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1 98 6年3月下旬,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从葡萄牙里斯本医院2名具有艾滋病症状的 患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Ⅱ。LAV-Ⅱ至少有30%的核苷酸顺序不同 于 LAV(现命名为LAV-Ⅰ),用LAV-Ⅰ制作的探针也不和LAV-Ⅱ的DNA杂交。LAV-Ⅱ与LAV- Ⅰ有相 似的电镜形态,都具有嗜T淋巴细胞性。几乎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Essex等报道 ,他们从非洲绿猴(AGM)中发现了一种与绿猴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STAV-ⅢAGM)之相关病 毒 ,并可在健康人体内被检出。Essex将它命名为HTLV-IV。HTLV-Ⅲ可感染辅助性T细胞。 L AV-Ⅱ及HTLV-IV是不是同一种病毒,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艾滋病中的致病作用,尚 待 进一步研究。各种分离出的LAV及HTLV-Ⅲ病毒株中,有10%碱基序列不同。这种病毒是单链 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样板,转录为双 链R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RNA;因此感染艾滋病 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感染不消失,机体无法消除病毒。艾滋 病病毒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T4)。 病毒对辅助性T细胞有亲和力,穿入这种细胞后可使之破裂、溶解、消失,从而使机体的辅 助性T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呈免疫抑制状态,并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多发性 出血性肉瘤(卡波西肉瘤)。此外,HIV也是嗜神经性的,能侵犯神经系统,感染脑和脊髓, 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参见艾滋病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