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植物生长调节剂(DA-6)
1)  plant growth hormone(DA-6)
植物生长调节剂(DA-6)
2)  Plant growth regulator SHK-6
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
3)  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生长调节剂
1.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ontents of endogenous hormones,nicotine,and polypheno in flue-cured tobacco;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内源激素、烟碱、多酚含量的影响
2.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p-chlorophenoxy acetic;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氯苯氧乙酸的合成研究
3.
The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plant growth regulator and herbicide;
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合成
4)  PGR
植物生长调节剂
1.
A review of 37 agrochemicals registered or launched in 2007, in which there are 8 fungicides, 14 insecticides/ acaricides, 2 fumigants, 12 herbicides and 1 PGRs.
概述了2007年世界农药公司登记注册的37个农药品种,其中杀菌剂8个,杀虫杀螨剂14个,熏蒸剂2个,除草剂1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个。
2.
A review of 38 agrochemicals registered or launched in 2006, in which there are 15 fungicides, 15 insecticides/ acaricides, 6 herbicides and 2 PGRs.
概述了2006年世界农药公司登记或上市的38个农药品种,其中杀菌剂15个,杀虫杀螨剂15个,除草剂6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
3.
Immersing the root of Young Early Rice in 4 new kinds of PGR(Plant growth regulator) can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it’s growth.
用迟效油菜素内酯(BR-A)、5-氨基酮戍酸(5-ALA)、5,6-二氯吲哚乙酸(5,6-dichlorineindoleaceticacid,DCLIAA)三种新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PGR)和脱落酸(ABA)浸根处理,对水稻幼茵的生长影响有所不同。
5)  plant regulator
植物生长调节剂
1.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regulators on rooting of Actinidia chinensis cutting;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华猕猴桃扦插生根的影响
2.
The synthesizing method of the two new plant regulators and herbicides N-nitrophenyl urea derivatives are reported.
合成了两种新型兼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功效的N -硝基苯基脲化合物 ,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证实了它们的结
6)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植物生长调节剂
1.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rapid growth seedlings of pear stunted rootstock SPRB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梨矮化砧木SPRB15快速成苗影响的研究
2.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turfgrass;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草坪上的应用进展
3.
Effect of spraying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promoting off-season flowering and fruiting of perennial honey-mango trees;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四季蜜芒反季节促花结果的影响
补充资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包括外界因素)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往往改变浓度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例如在低浓度下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则变成抑制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多用途,因品种和目标植物而不同。例如:控制萌芽和休眠;促进生根;促进细胞伸长及分裂;控制侧芽或分蘖;控制株型(矮壮防倒伏);控制开花或雌雄性别,诱导无子果实;疏花疏果,控制落果;控制果的形或成熟期;增强抗逆性(抗病、抗旱、抗盐分、抗冻);增强吸收肥料能力;增加糖分或改变酸度;改进香味和色泽;促进胶乳或树脂分泌;脱叶或催估(便于机械采收);保鲜等。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高浓度使用就成为除草剂,而某些除草剂在低浓度下也有生长调节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有机合成、微量分析、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以及现代农林园艺栽培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20世纪20~30年代,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微量的天然植物激素如乙烯、3-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具有控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到4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类似物的研究,陆续开发出2,4-滴、1-萘乙酸、抑芽丹等,逐渐推广使用,形成农药的一个类别(见表)。30多年来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越来越多,但由于应用技术比较复杂,其发展不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迅速,应用规模也较小。但从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80年代已有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从50年代起开始生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