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MP1
潜伏性膜蛋白
1.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ating sites and functionary mechanism of Epstein-Barr virus(EBV)-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 a mutant type LMP1(mt-LMP1) was made by PCR methods, replacing the amino acid residues YYD with ID in carboxy terminal activating region-2 (CTAR-2) at position 384-386 codons.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的活性部位及细胞转化作用机制 ,采用PCR方法构建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 2 (CTAR 2 )中 3 84~ 3 86位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YYD→ID突变的重组体 ,将此重组突变型LMP1(mt LMP1)与野生型LMP1(wt LMP1)分别与含有转录因子NF κB或AP 1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单光子检测仪测定比较二者活化转录因子的功能 ;同时将mt LMP1和wt LMP1分别导入Rat 1细胞 ,接触抑制试验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
2.
[Objective] The role of carboxyl terminal activating region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 (LMP1) in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and oncogenesis is unclear.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促细胞转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及其作用机制。
2)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潜伏性膜蛋白1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affected by carboxy terminal activating region-3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羧基末端第三活性区在鼻咽上皮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3)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潜伏膜蛋白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inhibitor gene Survivin protein and EBV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潜伏膜蛋白
1.
In order to produce transgenic mice carrying the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 gene of Epstein Barr virus(EBV) and to study the oncogenic role of LMP gene in vivo , three different transgenic vectors carrying the LMP gene were constructed.
为制备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基因转基因小鼠,探讨LMP的体内致瘤作用,本文构建了三种不同的LMP基因转基因载体,即pBR322MTLMP,pMci3LMP和pMVLMPcmyc;并分别讨论了上述三种载体的特征及其应用前
5)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
潜伏膜蛋白
1.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 in specimens of 40 cases of HNL and 10 cases of reactive 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y(RHL) were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4 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和 1 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 )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
6)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of Epstain-Barr virus (EBV-LMP)
EB潜伏膜蛋白
补充资料:绒膜激素 ,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泼热尼乐
药物名称:绒促性素
英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
别名: 类垂体促性腺激素;普罗兰;绒毛膜促性腺素;绒膜激素 ,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泼热尼乐
外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Pregnyl
适应症:
用于不孕症、黄体功能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隐睾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如在绝经促性素之后配合使用本品,则效果较好。 主要用于促排卵,促黄体发育。在男性可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可用以检验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与尿促性素联合长期应用,有生精作用。
用量用法:
1.用于无排卵性不育症,于经期第10日起,每日肌注1次500~1000单位,连续5日。 2.用于黄体功能不足,于经期第15~17日(基础体温上升3日后),每日肌注500~1000单位,连用5日。 3.功能性子宫出血,每日肌注300~1500单位,连用3~5日。 4.10岁以下隐睾症,每次肌注500~1000单位;10~14岁,每次肌注1500单位,每周2~3次,连用4~8周。 5.用于男性性功能减退症,1次肌注4000单位,每周3次。 6.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3000~5000单位,共5~10次
注意事项:
1.本品溶液极不稳定,而且不耐热,配成后4日之内用完为宜。 2.注射前需作过敏试验。 3.生殖系统有炎症疾病、激素性活动型性腺癌、无性腺(先天性或手术后)病人忌用。 4.本品不宜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抗体和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 5.如连用8周尚不见效,应即停药;若性欲早熟或亢进,也应停用。
规格: 针剂绒促性素:每支500单位、1000单位。2000单位, 3000单位, 5000单位 .
类别:促性激素和性激素的对抗药
英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
别名: 类垂体促性腺激素;普罗兰;绒毛膜促性腺素;绒膜激素 ,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泼热尼乐
外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Pregnyl
适应症:
用于不孕症、黄体功能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隐睾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如在绝经促性素之后配合使用本品,则效果较好。 主要用于促排卵,促黄体发育。在男性可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可用以检验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与尿促性素联合长期应用,有生精作用。
用量用法:
1.用于无排卵性不育症,于经期第10日起,每日肌注1次500~1000单位,连续5日。 2.用于黄体功能不足,于经期第15~17日(基础体温上升3日后),每日肌注500~1000单位,连用5日。 3.功能性子宫出血,每日肌注300~1500单位,连用3~5日。 4.10岁以下隐睾症,每次肌注500~1000单位;10~14岁,每次肌注1500单位,每周2~3次,连用4~8周。 5.用于男性性功能减退症,1次肌注4000单位,每周3次。 6.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3000~5000单位,共5~10次
注意事项:
1.本品溶液极不稳定,而且不耐热,配成后4日之内用完为宜。 2.注射前需作过敏试验。 3.生殖系统有炎症疾病、激素性活动型性腺癌、无性腺(先天性或手术后)病人忌用。 4.本品不宜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抗体和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 5.如连用8周尚不见效,应即停药;若性欲早熟或亢进,也应停用。
规格: 针剂绒促性素:每支500单位、1000单位。2000单位, 3000单位, 5000单位 .
类别:促性激素和性激素的对抗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