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多功能咽喉镜
1)  multi-function laryngoscope
多功能咽喉镜
1.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micro-stryker instrument in the vocal cord polypectomy under nasal endoscope and multi-function laryngoscope;
多功能咽喉镜及鼻内镜辅助下应用喉吸引旋切刀治疗声带息肉
2)  Fiberoptic pharyngorhinoscopy
多功能纤维鼻咽镜
3)  Fiberoptic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
纤维鼻咽喉镜吞钡功能检查(FEES)
4)  nasopharyngolaryngoscope
鼻咽喉镜
1.
Methods: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sixty three patients were checked by the OLYPUS ENF T3 nasopharyngolaryngoscope after surface anesthesia,and the treatments in the patients with vocal nodule,polyp of vocal cord, foreign body in pharynx and the accretion in the pharyngeal ostium of eustachian tube after radiotherpay in the nasoph.
目的 :探讨鼻咽喉镜在基层医院诊断和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中的作用及开展鼻咽喉镜的可行性。
5)  laryngopharyngeoscope
咽喉镜
6)  bottleneck passage capacity
咽喉能力
1.
By analyz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s of passage capacity in passenger station bottleneck under new situation, and by construing the impropriety of the traditional bottleneck capacity calculation method represented by utilization rate metho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concept of visualized integrated calculation syste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bottleneck passage capacity.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客运站咽喉能力的特殊性 ,剖析了以利用率法为代表的传统咽喉能力计算的不适应性 ,提出咽喉能力可视化计算集成系统的设计思想 ,给出了系统逻辑结构及算法集。
补充资料: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性能及功能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过提高和改善透镜的性能,使放大率达到1000─1500倍左右,但一直末超过2000倍。这是由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受光的波长的限制。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线来看物体,为了看到物体,物体的尺寸就必须大于光的波长,否则光就会“绕”过去。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不超过200毫米,有人采用波长比可见光更短的紫外线,放大能力也不过再提高一倍左右。 


    要想看到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还差3─4个量级。为了从更高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结构,必须另辟蹊径,创造出功能更强的显微镜。 


    有人设想用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X射线的透镜。 


    20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发现电子流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与能量有确定关系,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比如电子学1000伏特的电场加速后其波长是0.388埃,用10万伏电场加速后波长只有0.0387埃,于是科学家们就想到是否可以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波?这是电子显微镜即将诞生的一个先兆。 


    用电子束来制造显微镜,关键是找到能使电子束聚焦的透镜,光学透镜是无法会聚电子束的。 


    1926年,德国科学家蒲许提出了关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来说起着透镜的作用。”这样,蒲许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子显微镜的透镜问题,因为对电子束来说,磁场显示出透镜的作用,所以称为“磁透镜”。 


    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1932年制作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它是一台经过改进的阴极射线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铜网的放大像──第一次由电子束形成的图像,加速电压为7万,最初放大率仅为12倍。尽管放大率微不足道,但它却证实了使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可形成与光学像相同的电子像。 


    经过不断地改进,1933年卢斯卡制成了二级放大的电子显微镜,获得了金属箔和纤维的1万倍的放大像。 


    1937年应西门子公司的邀请,卢斯理建立了超显微镜学实验室。1939年西门子公司制造出分辨本领达到30埃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电子显微镜,并投入批量生产。 


    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人类的洞察能力提高了好几百倍,不仅看到了病毒,而且看见了一些大分子,即使经过特殊制备的某些类型材料样品里的原子,也能够被看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