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羰基-油桐酸
1)  1-oxo-aleuritolic acid
1-羰基-油桐酸
1.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a new compound 1-oxo-aleuritolic acid(1),and twelve known compounds aleuritolic acid(2),3-acetoxy-aleuritolic acid(3),taraxerone(4),taraxerol(5),methyl 3-ac.
从水杨柳的根部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包括1-羰基-油桐酸(1),油桐酸(2),3-乙酰氧基-油桐酸(3),蒲公英赛酮(4),蒲公英赛醇(5),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6),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7),熊果酸(8),羽扇豆醇(9),乙酰氧羽扇豆醇酯(10),臭矢菜素A(11),大黄酚(12)和没食子酸(13)。
2)  eleostearic acid
桐油酸
1.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of eleostearic acid were primarily studied.
初步探讨了桐油酸精制的工艺条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桐油酸含量,对影响桐油酸结晶的几个主要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均匀试验,得出桐油酸精制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在-12℃下结晶18h,α-桐油酸含量达到92。
2.
The methods of preserving eleostearic acid were studied,adopting content of eleostearic acid as index.
初步研究了桐油酸的保存方法,以α-桐油酸含量为指标,将桐油酸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桐油酸含量,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结构。
3)  Tung oil anhydride
桐油酸酐
1.
The nanocomposite of epoxy resin/tung oil anhydride/montmorillonite was prepared by casting and curing, and the exfoliation behavior of epoxy resin in an organoclay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XRD and DMTA methods.
采用浇模固化成型法制备环氧树脂 /桐油酸酐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 XRD、DMTA等手段研究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的剥离行为。
2.
This paper studies a method by which the acid value and free acid value in Tung Oil Anhydride (TOA) can be determined.
研究了吡啶-水回流水解及游离酸萃取分离的方法,对桐油酸酐(TOA)酸值和TOA中未反应的游离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TOA产品指标的不同工艺条件和不同配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为TOA的生产提供了质量控制方法。
4)  Propanoic acid,2-hydroxy-,1-carboxyethyl ester
2-羟基丙酸-1-羰乙酯
5)  eleostearate [,eli'ɔsti:reit]
桐(油)酸;桐(油)酸酯、盐、根
6)  oxo-propionic acid
羰基丙酸
1.
The new compound,2-oxo-propionic acid p-carboxylphenyl hydrazone,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2-oxo-propionic acid and p-carboxylphenyl hydrazine which was prepared from p-aminobenzoic acid by diazotization and reduction.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合成了对羧基苯肼(2);2与2-羰基丙酸缩合得到新化合物2-羰基丙酸缩对羧基苯腙,其结构经UV,荧光光谱(FS),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补充资料:油桐子
【通用名称】
油桐子
【其他名称】
油桐子 (《纲目》)
【异名】
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
【植物形态】
油桐(《品汇精要》),又名:罂子桐、虎子桐(《本草拾遗》),荏桐(《本草衍义》),光桐、五年桐、百年桐、光面桐。 落叶乔木,高3~10米。有粗壮无毛之枝,幼枝稍具长毛。叶互生,革质,卵状心脏形,长10~15厘米,宽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有时浅3裂,下面具疏毛或后变无毛,绿色有光泽;叶柄长4~10厘米,顶端有红紫色2腺体。花先叶开放,单性,雌雄同株;成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密集小枝顶端;萼片2裂,绿色,具细毛;花瓣5,白色,覆瓦状排列,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内面无毛;雄花具雄蕊8~10,或可至12枚,排列呈2轮,外轮雄蕊着生于近基部的分离,内轮的较长而合生,花药橙红色;雌花子房有毛,3~5室,花柱与子房室同数,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顶端急尖,平滑,直径4~5厘米,内具种子3~5颗。种子阔卵圆形,背圆拱,腹部平。花期4~5月。果期10月。 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油桐根)、叶(油桐叶)、花(桐子花)、未成熟的果实(气桐子)以及种子榨出的油(桐油)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天左右,外壳腐烂,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
【化学成分】
各地产的油桐子的一般组成虽有差异,但总的说,种子含油约35%,种仁含油约50~61%。另一报道,果实含粗脂肪61.500%,粗蛋白质16.569%,水分3.742%,大部分的糖为非还元性糖,此外又含戊聚糖6.68%。 油桐子榨油后的桐饼,尚含油3.1~6.6%,又含氮2.12%,磷1.13%。因含有能引起动物胃肠炎的毒性皂甙,故不作饲料而常用为肥料。此种有毒成分在油中溶度小,故桐饼的毒性远比桐油为大。据说,在70~100℃久热或在高压蒸气中2小时,该毒性成分能被破坏,但可能还含其他毒素。 种仁中蛋白质种类尚少研究,其能溶于水者,可能为一种磷糖蛋白质;又用稀盐酸、10%食盐水、0.2%氢氧化钠,曾分别分出几种蛋白质。桐饼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以精氨酸(10.87%)、缬氨酸(8.33%)、亮氨酸(7.67%)和苯丙氨酸(7.28%)等为多。 同属植物Aleurites montana的种子组成及其所产的油,都与油桐极相似。此植物的油名木油,国际上常称为中国木油,而油桐所产的油名为桐油。由于此二种油性质相似,故常混淆不清。木油中的桐酸含率为75%,比桐油的77%略低。
【性味】
①《本草拾遗》:"有大毒。" ②《纲目》:"味甘。"
【功用主治】
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 ①《纲目》:"风痰喉痹,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 ②《岭南采药录》:"磨水涂瘰疬。"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利便、催吐、镇咳作用。消积食,治气胀,并治妇女月经不调。外用可治毒疮、疥癣。" ④《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烫伤。"
【用法与用量】
外用:研末吹喉、捣敷或磨水涂。内服:煎汤,1~2枚;磨水或捣烂冲水服。
【宜忌】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慎服。"
【选方】
①治瘰疬:桐油树子磨水涂,再以一、二个和猪精肉煎汤饮。不可多用,宜多服数次。(《岭南采药录》) ②治疥癣:油桐果捣烂绞汁敷抹。 ③治烫伤:油桐果捣烂绞汁,调冬蜜敷抹患处。 ④治锈铁钉刺伤脚底:鲜油桐果和红糖捣烂敷贴。(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脓疱疮:嫩油桐果切开,将果内流出的水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⑥治丹毒:油桐壳焙焦,研细面,香油调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⑦治大小便不通:桐油树种子一粒。磨水服,大约半粒磨水一两。(《贵州草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