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problem
心理行为问题
1.
Study on mode and its effects of consult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problems.;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矫治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3) mental or behavior problems
心理或行为问题
1.
At present, students mental or behavior problems are brought about b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学生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从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来概括;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六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积极搞好教师队伍与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建设。
5) behavior problem
行为问题
1.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behavior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小学生行为问题早期干预的研究
2.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2~3 years old children;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
3.
Relationships betwwen behavior problem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home education;
中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相关性分析
6) behavior problems
行为问题
1.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s and parents’ raising methods;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2.
Clinical study on behavior problems with amblyopia in preschooler;
学龄前弱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临床研究
3.
The study of behavior problems and influence factor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ematological tumor;
血液肿瘤儿童治疗中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
补充资料:《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J.B.华生著。费城利平科特出版社 1919年第一版,1924年第2版。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臧玉铨译唐钺校订的中译本。本书除序言外,共有11章。第1章讲心理学的问题和范围;第2章讲心理学的方法。以后用大量篇幅讲述感受器和它们的刺激、动作的生理基础、反应器官(即肌肉和脑体)、情绪、本能、身体习惯、言语习惯、机体的工作。最后一章讲人格及其错乱。
本书是华生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立场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主张: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研究动物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应用于人类的研究;人类的活动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于从刺激预测反应,从反应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质。他认为心理学应采用客观的方法,具体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其中口头报告法是一种变相的内省法,也是行为主义者不彻底或自相矛盾的表现。作者在书中反对传统心理学把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企图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他在书中指出,书里没有讨论意识,也没有提到感觉、知觉、注意、意志和意象等心理学术语。书中虽然保留了思维和记忆,但完全用行为主义所下的新定义。譬如,把"思维"等同于习得的内隐的言语反应或"喉头习惯",把"记忆"说成是某些习惯经过无练习的一段时间以后,给予刺激或情境仍可以引起以往的反应,或使反应增加或删减。作者在书中批评了W.詹姆斯和E.L.桑代克把许多社会性行为都归为本能的说法。本书的基本思想在作者191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论》第20期上的一篇被认为是行为主义的宣言书的论文中已经提出过。那篇论文的题目是:"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曾由周先庚译成中文,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中。
本书是华生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立场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主张: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研究动物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应用于人类的研究;人类的活动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于从刺激预测反应,从反应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质。他认为心理学应采用客观的方法,具体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其中口头报告法是一种变相的内省法,也是行为主义者不彻底或自相矛盾的表现。作者在书中反对传统心理学把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企图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他在书中指出,书里没有讨论意识,也没有提到感觉、知觉、注意、意志和意象等心理学术语。书中虽然保留了思维和记忆,但完全用行为主义所下的新定义。譬如,把"思维"等同于习得的内隐的言语反应或"喉头习惯",把"记忆"说成是某些习惯经过无练习的一段时间以后,给予刺激或情境仍可以引起以往的反应,或使反应增加或删减。作者在书中批评了W.詹姆斯和E.L.桑代克把许多社会性行为都归为本能的说法。本书的基本思想在作者191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论》第20期上的一篇被认为是行为主义的宣言书的论文中已经提出过。那篇论文的题目是:"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曾由周先庚译成中文,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