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抑郁症或焦虑症
1)  depressive and anxiety neurosis
抑郁症或焦虑症
1.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and genesis of arrhythmias in the ag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 collateral depressive and anxiety neurosis.
抑郁症或焦虑症老年心血管疾病者易发生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且HRV明显减低。
2)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抑郁焦虑症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perimenopause women in Qingdao area.
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症。
3)  anxiety or depression
焦虑-抑郁症
1.
Effect of anxiety or depression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焦虑-抑郁症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4)  anxious depression
焦虑抑郁症
1.
Anxiet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depression in the state of anxious depression.
焦虑抑郁症同时存在焦虑与抑郁症状,两者相互影响,焦虑对病情的影响比抑郁重要,老年患者比青年患者容易发病,脑血流量、5-HT受体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联系。
5)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抑郁伴焦虑症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through measurement of plasma NGF levels in these patients.
目的:通过测定抑郁伴焦虑症患者血浆中NGF水平,探讨NGF在抑郁焦虑症中的作用。
6)  depression with anxiety
抑郁焦虑症状
补充资料:神经症(焦虑性)




shenjingzheng(jiaolxing)
神经症(焦虑性)
neurosis(anxiety)


   以焦虑症状(无明确内容和具体对象的恐惧、紧张发作,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简称焦虑症。这概念于1895年由弗洛伊德提出。以前中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中将本病合并于神经衰弱之内,1981年的中华医学会精神分类又将本病单独列出。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素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由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组成:①焦虑情绪体验。这是很痛苦的体验,如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往往有大难临头或死在眉睫的感受,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灾难或危害性的现实事件,或者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极不相称。②躯体不适的特殊感觉。如胸闷发紧,噪子发堵,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和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等。同时还可有口干、出汗、竖毛、震颤、颤抖、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心悸、脉快、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以及挠头皮、双手搓扭、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突然排大便等运动性紧张症状。
 在1930~1980年代,西方国家里出现了焦虑“大流行”。这首先是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所致。学说的积极面是使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得到普遍的重视,使对焦虑的研究趋于广泛而深入。但消极的影响是焦虑一词被滥用:神经衰弱的诊断逐渐被焦虑性神经症所取代;癔病性瘫痪是焦虑的“转换”;偏执状态则是焦虑的“投射”,如此等等。轻微而不典型的焦虑在各种神经症中确实很常见,但以典型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焦虑性神经症却只是全部神经症病例中的少数。焦虑一词的滥用还有另一个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种叫做存在主义的哲学流派开始在西方世界蔓延起来。存在主义的所谓存在焦虑一旦影响到了精神病理学,常态和病理的区分也就被取消。
 临床表现 焦虑性神经症的患者主观上有强烈痛苦的焦虑情绪体验,客观上存在运动或植物功能的明显紊乱,缺一不可。本病有两种形式。
 ①泛化性焦虑,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程多迁延。典型的临床相是所谓自由浮动性焦虑。患者感到非常不安和害怕,整天提心吊胆,但又说不出究竟怕什么。患者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过虑,并没有什么客观事实根据,但却无法摆脱这种无对象无内容的恐怖不安,十分痛苦。自由浮动性焦虑倾向于附着在各种偶然发生的事件上,这使焦虑似乎具有现实内容,但仔细询问和观察后不难发现,焦虑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环境中的随机变动,没有中心内容,也没有一定的倾向性,变化不定。这种被环境牵着鼻子走的焦虑与烦恼不同,应加区别。有些患者时刻等待着不幸的到来,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担心会出现最坏的结果,这叫做预期性焦虑。皮肤划破一个浅表的小口子,患者马上想到破伤风,似乎就会死去。孩子跟同伴打架,便想到他会重伤致残,或因人命官司被法院处决。患者害怕会忘记最重要简单的事实因而铸成大错,上讲台或开会发言会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排队买菜担心轮到自己菜就卖完了,或者害怕会给错钱而被指责。实际上,焦虑妨害了脑力效率和行动的敏捷性和准确程度,这反过来使患者更感焦虑。
 一部分患者就诊时诉述的完全是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只要医生头脑里有焦虑症的概念而又勤于了解患者的情绪体验,就不致于误诊。
 ②惊恐发作,又称急性发作性焦虑。突然发生,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困难,剧烈心跳心慌,头晕,全身发软等。此时患者极端恐怖,害怕会发疯或马上死去,有时不敢动或惊呼,或跑到别人房间里去求救。每次发作时间不长,约十来分钟,最多一两个小时。但发作之后可有无力感,甚至几天卧床不起。惊恐发作可能是与泛化性焦虑完全不同的一种“病”,因为它有家族集聚倾向,抗抑郁药物反应良好。
 鉴别诊断最重要的还要排除各种内科疾病伴发的焦虑。心脏病的早期可以在身体检查和心电图等方面都没有确定的病理发现,这时可能被误诊为焦虑症。广泛应用激素以来,激素引起的焦虑在综合医院不少见。在精神病学领域里,焦虑性神经症要和各种器质性精神障碍相区别。与神经衰弱的鉴别在于焦虑性神经症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更为突出,且可为发作性,并伴明显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不安。而神经衰弱的特点为易兴奋及易衰竭。焦虑与恐怖很难截然分开。典型的焦虑症是无内容无对象的恐怖,而恐怖症则有确定的客观事物作为对象。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中间过渡形式。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密切相联系的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症病人也常有焦虑。鉴别困难时可试用抗抑郁药,若疗效好则应诊断为抑郁症。但发作性的焦虑症对抗抑郁药也有效。
 治疗 以抗焦虑药为主。常用的安定一类药物。发作时可以注射。药物对慢性焦虑(持续 1年以上)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且易产生药物依赖。各种松驰疗法值得在焦虑病人中推广。从简单的自我训练到利用仪器作生物反馈,可根据病人情况和客观条件选用。心理治疗对很多病人是必要的。有效的心理治疗有多种,如交互抑制法(一种行为疗法)。
                 许又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