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来西亚人群研究计划
1)  Malaysian cohort project
马来西亚人群研究计划
2)  Malayan Union Plan
马来亚联邦计划
1.
On British Plan of Malayan Union Plan worked out and Died Prematurely;
试析二战后初期英国的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出笼与夭折
3)  Malaysian Chinese
马来西亚华人
1.
Malaysian Chinese Language Mosaic——Language Integration;
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马赛克现象——语言融合的表现
2.
SJK (C) Damansara Save Our School Movement and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 of Malaysian Chinese;
从白小保校运动看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参与形态
3.
Since Malaysia achieved its independence in 1957,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has seek ways to participate in and influence public policy making process,through not only political party and lobby group,but also social movements.
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除了透过政党政治、利益游说等体制内方式从事政治参与和影响政策以外,也通过动员体制外的力量,以社会运动的形式,试图介入政策制定过程。
4)  Malaysia [英][mə'leiʒə]  [美][mə'leʒə]
马来西亚
1.
Leaving for Malaysia attending the 10th Asian(ASEA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of summary;
赴马来西亚参加“第10届亚洲(东盟)食品科技大会”概述
2.
Comparison between Fiscal Terms of Petroleum Contracts in Malaysia and China;
马来西亚与我国石油合同在财税条款方面的对比
3.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China's Textiles in Malaysia;
我国纺织品马来西亚市场营销策略初探
5)  Federation of Malaya Plan
马来亚联合邦计划
6)  the Chinese teachers in kindergarten living in Malaysia
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
1.
Objective The relationship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of the Chinese teachers in kindergarten living in Malaysia was explored.
目的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幸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补充资料:马来西亚历史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简称西马)和沙捞越、沙巴(简称东马)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隔南中国海相距约600公里。"马来亚"一词源于南印度泰米尔语"Malonylom",意为"山"。
  
  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印度次大陆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人)、欧亚混血种人、泰人和土著民族达雅克人等。在西马,马来人占总人口53%,华人占35.6%,印度次大陆人占10.6%,还有少数其他民族。在沙捞越,达雅克人占总人口39.6%,华人占30.1%,马来人占18.7%。在沙巴,达卡山人占总人口28.2%,华人占21.4%,马来人占6.8%。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天主教等。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吉隆坡。
  
  古代  根据考古材料,1万多年前马来半岛上就有人类居住,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旧、新石器时代和阶级社会的铜器和铁器时代。公元 2世纪初,在马来半岛建立狼牙修、羯荼等古国。6世纪,狼牙修成为马来半岛北部强国。该国人民、贵族和国王的衣饰有严格区别,居住条件悬殊,阶级对立明显,奴隶制占统治地位。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沉香。许多印度商人来吉打贸易,因此该国深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狼牙修在515~568年期间曾四次遣使到中国。7世纪开始衰落。
  
  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时,吉打国脱离狼牙修独立。671年,中国义净曾路过该国前往印度。据8~9世纪到过吉打的阿拉伯商人记载,当时吉打商业繁盛,为沉香、樟脑、檀香、象牙、锡等物资的交易中心, 9~10世纪时成为室利佛逝(三佛齐)的属地。12世纪末,三佛齐衰落,暹罗王朝统治了马来半岛北部。14世纪末,麻喏巴歇征服了三佛齐,统治了马来半岛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1405年,拜里米苏剌建立马六甲王国(又称满剌加王国)。马六甲王国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各位大臣。臣属各邦每年要向国王纳贡和服役。农民耕种土地须交纳地租。1445年和1456年两次打败了暹罗军队的入侵,接着进行统一马来半岛的战争,彭亨、柔佛、丁加奴、霹雳等地先后被征服,从而结束了马来半岛长期分散割据的局面。就连苏门答腊一部分也列入它的版图。政治的稳定促进了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马六甲立国百余年,共传八世。自建国以来即与中国建立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马六甲王国原来信奉印度教,建国后不久改信奉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和印度等国也有密切的经济来往。
  
  殖民地时期  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马六甲、马六甲国王率领人民退入内地进行长期抵抗,并建立了柔佛王国。
  
  1641年,荷兰殖民者打败葡萄牙军队,开始了对马六甲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
  
  1771年,英国殖民者侵入槟榔屿。1795年,英国以荷、法结盟抗英为借口,派军占领马六甲。1826年,英国把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1867年转为英国殖民部直接管理。1874~1888年,英国殖民者先后把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彭亨等4地变为英国"保护邦",1896年,进一步把4邦合并成马来联邦。1909年,英国取得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丁加奴的殖民统治。1914年又侵吞了柔佛,遂把这5个邦组成马来属邦。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也侵入沙捞越和沙巴地区,排挤了荷兰势力。至此,东、西马来亚均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加速马来亚封建经济的解体,并沦为殖民地经济。英国殖民当局强迫当地人民种植橡胶、把粮田变成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从中国和印度拐骗大批劳工到该地当苦力,在马来亚大规模开采锡矿。马来亚从而成为世界最大产锡国。据统计,仅1901年英国就掠夺了 47475吨锡。英国资本控制了马来亚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各方面。超额利润年年流入西方,劳动人民贫困如洗。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马来亚经济畸形发展。
  
  马来亚人民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875年霹雳州人民反英起义,1891年彭亨人民反英起义和1915年吉兰丹人民反英起义,掀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先声。1930年4月30日马来亚共产党正式成立后,民族解放运动更向前发展。马共成功地领导了1934年第1次全国总罢工和1936年第2次全国总罢工,获得初步胜利。
  
  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队侵入马来亚后,马来亚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三年半的时间内进行了340多次战斗,歼敌5500多名。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军于1945年9月卷土重来。1946年1月20日,英国发表白皮书,规定新加坡为英国直辖殖民地,而马来联邦、马来属邦、马六甲和槟榔屿则联合成为马来亚联邦,由英国派总督统治。同年12月,又发表蓝皮书,把马来亚联邦改为"马来亚联合邦"。1948年2月1日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政府。6月颁布紧急法令,对共产党和其他进步组织进行镇压。
  
  1955年,马来亚人民组成华巫印联盟(即马来亚联盟党),参加大选获胜。经过1956年1月和1957年5月两次赴英谈判,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独立。
  
  发展中的马来西亚  1963年7月5日,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达成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协定。1963年 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宣告成立(新加坡于1965年 8月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
  
  1964年 4月,马来西亚举行首次选举,马来亚联盟党获胜,阿卜杜勒·拉赫曼任首届总理。1970年 9月阿卜杜勒·拉扎克任第 2届总理。推行"消除贫穷,重组社会"的新经济政策,大力扶植马来人的经济。1976年达图·侯赛因·宾·奥恩继任总理。1981年 7月侯赛因辞职,达图·塞里·马哈蒂尔·宾·穆罕默德接任,宣布继续执行过去的政策。
  
  马来西亚实行类似君主立宪制。最高元首由统治者会议产生,任期 5年。统治者会议由西马 9个州(霹雳、吉打、玻璃市、雪兰莪、森美兰、吉兰丹、丁加奴、彭亨和柔佛)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榔屿、沙捞越、沙巴4州的州长组成。1979年4月26日苏丹·哈吉·艾哈迈德·沙就任国家元首。
  
  马来西亚议会采用两院制,上议院议员58名,其中32名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26名由各州议会推派,任期6 年;下议院议员154名,其中西马114名,沙捞越24名,沙巴16名,任期5年。
  
  根据马来西亚宪法规定,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组成。马来西亚国民阵线自1974年执政以来,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的公正社会。执政党的核心一直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此外,马来西亚还有泛马伊斯兰党、民主行动党和马来亚共产党等政党。
  
  马来西亚建国以来,为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实行发展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面向出口、全面开放的"多元化"方针。1957年以来先后实行了 5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从1961~1976年的6.5%升至1977~1980年的7.8%。国民经济结构亦发生变化。1965年农、林、渔业在国内总产值比重占34%,1980年已降至22.2%,制造业则从同期11%提高到20.5%,粮食自给率也从同期50%增至90%左右。马来西亚的锡、橡胶、油棕、热带硬木和胡椒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出口产品中,1965年农、林、矿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产值90%以上。1980年降至80%以下,而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值则从同期10.4%增至20.5%。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比重上升而消费品则明显下降。1970年外资在国内投资占63.3%,1980年降至47.5%,而国内资本则从同期36.7%升至52.5%。
  
  马来西亚自1970年以来,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反对霸权主义。1974年 5月31日,马来西亚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