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入口和出口结构
1)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入口和出口结构
1.
Based on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existing parallel plate flow chambers(PPFC),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fferent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s 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PPFC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under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same flow rate and same pressure difference,respectively.
本研究针对现有平行平板流动腔的结构特点,在相同流量和压差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三种不同入口和出口结构对流动腔内流场的影响。
2)  entrance structure
入口结构
1.
CFD-DEM simulation of flow and mixing behavior in downers with different entrance structures;
不同入口结构下行床内气固流动及混合行为的CFD-DEM模拟
2.
A new entrance structure based on strong turbulence dispersion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on a semi-industry downer cold model with 418 mm I.
基于对现有下行式循环流化床 (下行床 )气固混合入口的总结 ,提出下行床入口结构设计的关键原则 。
3.
The gas-solid flow and mixing behavior in two-dimensional downers with different entrance structures were simulated using a CFD-DEM method.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模型(CFD-DEM)耦合一种简单的气固催化反应模型对具有不同入口结构的二维下行床内的气粒流动和混合行为进行全床数值模拟。
3)  Export structure
出口结构
1.
Stability of Exchange Rate and Export Structure in East Asia;
东亚经济体的汇率稳定与出口结构因素
2.
The Effect of Offshore Outsourcing on China s Export Structure;
离岸外包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
3.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Export Structure of Xinjiang;
新疆出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4)  Inlet and outlet pipe
入口和出口管道
5)  unstructured exit
非结构出口
6)  port [英][pɔ:t]  [美][pɔrt]
口,入口,出口
补充资料:进出口商品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分类  由于各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为了划一商品分类方法,联合国对国际贸易商品通常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简称SITC)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级产品,另一类是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类包括:①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②饮料及烟类;③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④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⑤动植物油、脂及腊。工业制成品包括:①化学品及有关产品;②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纸张和纺织品等);③机械及运输设备;④杂项制品(包括鞋、服装和家具等)。
  
  中国的进出口商品除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外,还有自己习惯的分类。出口商品有的是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和重化工业产品三大类划分,有的是按工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类划分。进口商品一般是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划分,生产资料包括生产性原料和机械设备;生活资料包括吃穿用的消费品。
  
  结构变化因素  一个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情况和对外贸易政策所决定。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出口一般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剥削和掠夺的结果。经济发达国家通常是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一直超过工业制成品。战后,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初级产品。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和专业化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升。1963~1973年期间,工业制成品比重由52%上升至62%,而初级产品则由48%下降至38%。1973年以后,随着石油价格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中仍占主要地位。1982年,工业制成品占57%,初级产品占43%。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又以机械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50年代约占世界出口贸易额的1/5,60年代约占1/4,70年代以来已占1/3左右。今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世界市场工业制成品贸易,特别是机电产品的贸易将继续增长。
  
  中国的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国初期,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约占80%,工业制成品仅占20%,到1985年初级产品出口下降至54.2%,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至45.8%。在初级产品出口结构中,农副产品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矿物燃料的比重增加,其中主要是石油及其制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工业制成品中,纺织品出口迅速增加,重化工业产品中的机械设备出口也有明显增长。在进口商品结构方面,建国以来除少数年份外,变化不大。60年代以后,生产资料进口约占70~80%,生活资料约占20~30%。在生产资料中,新技术、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有减少的趋势,由50年代约占进口总额的50%下降到1985年的31.9%;而生产性原料,如钢材、铁砂、铜、铝、木材、天然橡胶、化工原料等的进口不断增加。在生活资料中,主要进口粮食、食糖和动植物油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