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
1)  oplie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es
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
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3)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扫描激光检眼镜
1.
Measurement of central 10°microperimetry in the normal subjects by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用扫描激光检眼镜检测正常人中心10°微视野
4)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激光扫描检眼镜
5)  SEM
扫描电镜
1.
SEM in Molecular Sieve Morphology Research-The Effect on Photograph Quality by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pparatus Parameter Settings;
扫描电镜研究分子筛形貌中制样方法及试验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
Study on penetration depth of cement-based capillary crystalline waterpro of materials with SEM and EDAX;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渗透深度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3.
SEM analysis of particles and its effects in arc ion plating;
电弧离子镀薄膜中的颗粒尺寸及其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6)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扫描电镜
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Schistosoma nanjingi;
南京血吸虫扫描电镜观察
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of surface morphology of initial artificial lesions of enamel treated with Chinese nutgall;
五倍子水提取物处理早期人工釉质龋后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3.
Effects of dihydroartemisinin on the superficial morphology of Pneumocystis cariniiin the immunosuppressed rats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扫描电镜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大鼠体内卡氏肺孢子虫表面形态的影响
补充资料:人镜庐
人镜庐
人镜庐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黄遵宪,字公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末光绪年间。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他博学多才,又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光绪三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成为驻日参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与参谋。在驻日友赞四年内,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日本国志>>。这部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第一部“国史”,它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日本回国后,黄遵宪又先后任驻美参赞、驻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领事。他在担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建议政府实行护照办法与保护华侨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华侨和中外人士的敬仰。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并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维新运动,提倡科学救国,兴办实业,加强国防和改革维新,推行新政,主强对外开放,先后参与强学会和创办<<时务报>>,得到光绪皇帝赏识,下旨召见,当面咨询。 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间,大力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

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因涉嫌被清政府解职放归故里后,邀集地方人士创设嘉应教育学会,大力倡办新学,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倡办教育的同时,在人境庐内潜心著述,先后著有<<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他的诗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史诗”之称。他的诗论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倡反映现实,被称为“诗界革命的巨子。因此,他被列为“中国十大爱国诗人”之一。可以说,黄遵宪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倡科学救国,主张改革开放的先驱,也是诗坛革命的榜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