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
1)  (15S)-12,16-Epoxy-11,14-dihydroxy-8,11,13-abietatrien-7-one
(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
2)  (±)-Nimbonone
(±)-12-乙基-13-甲氧基-8,11,13-罗汉松三烯-7-酮
3)  7-dihydroxyflavanone
7-二羟基黄烷酮
1.
Synthesis of 5,7-dihydroxyflavanone;
5,7-二羟基黄烷酮的合成
4)  pinostrobin [pinə'strəubin]
5-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
5)  alpinone
7-甲氧基-3,5-二羟基黄酮
6)  1,5-epoxy-3-hydroxy-1-(3,4-dihydroxy_5_methoxy_phenyl)_7_(3,4_dihydroxy_phenyl) heptane
1,5-环氧-3-羟基-1-(3,4-二羟基-5-甲氧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庚烷
补充资料:R11

国标编号 22047
CAS号 75-69-4
分子式 CCl3F
分子量 137.37

无色液体或气体,有醚味;蒸汽压 202.65kPa(44.1℃);熔点 -111℃;沸点23.7℃;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48;相对密度(空气=1)1.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作致次序剂、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可诱发心委不齐和抑制呼吸功能。用作气雾喷射剂后,发现有哮喘病人突然死亡的病例报告。对人的慢性影响未见报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弱麻醉剂。
急性毒性:LC5010pph 1/2小时(小鼠吸入);LC50517g/m3,30分钟(小/大鼠吸入);人吸入5%,眼粘膜刺激、头晕。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气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NIOSH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0mg/m3
嗅觉阈浓度 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理。废弃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