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ciology of Sexuality
性社会学
1.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Feeling about Starting the New Course of Sociology of Sexuality in Our University;
对我校开设《性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体会
2) sociologity
社会学性
3)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社会学性质
4) Sociology of Teaching
教学社会性
1.
The Thoughts of Dewey s Sociology of Teaching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杜威教学社会性思想及现实意义
5) gender sociology
性别社会学
6) female sociology
女性社会学
1.
In the several years to come, more and more colleges will offer female sociology and related courses, curruculum will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pecialized, the level of disciplinization will further increase, compilation of te.
以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广泛和深化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条件,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为决定性力量,在国际基金的推动下,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2.
The Chinese female sociology came into being not as a branch of sociology in the revival of sociology in the late 1970s and in the early 1980s in Mainland China; it was a product of the researches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of women done in the mid-1980s.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
补充资料:性社会学
社会学与性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性社会学的不同定义 性社会学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T.M.坎多1948年在《转变中的性行为与家庭生活》中提出:"性社会学研究有关性行为的特定领域。并且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地把注意力转向一些差异形态,例如色情品、强奸、娼妓和同性恋。"这一见解有些偏颇。性社会学除研究与性有关的差异行为和社会问题外,不应忽视人类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常态行为的形成及社会影响等课题的研究。美国性社会学家J.M.汉斯林1978年在《迈向性社会学》一文中写道:"性社会学并非社会学的外围领域。它所研究的乃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之中心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文化诸群体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中国学者刘达临在《性社会学》(1988)一书中指出:"性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性社会学是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学际学科'。"上述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性社会学的概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象和内容 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关于性的社会属性、社会观念、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社会行为、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有关的社会问题等。依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性社会学研究范围包括:性,性别,性角色,性差异,性变态,性与社会(包括性与文化、经济、宗教、民俗、政治、战争诸因素)的相互关系,性活动的人际关系;各种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卖淫、未婚怀孕、婚外恋与非法同居、同性恋、性罪错、试管婴儿与人工授精、性别选择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婚姻与家庭的社会问题等。狭义的性社会学主要研究性角色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两方面问题。主要内容涉及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生理学、性教育以及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社会研究等。
形成和发展 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门分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始自19世纪。近代性科学的先驱者奥地利的 R.von克拉夫特-埃宾186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德国医学家A.莫尔1912年出版的《性学手册》,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的性学著作,均涉及某些性社会学内容。科学的、系统的早期性社会学专著当推美国学者汉斯林1971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性社会学研究》。本书由18位作者就婚前性行为、性高潮、人工流产、性与暴力、职业与性、同性恋、性研究与社会学等课题进行了论述。1978年此书经增补修订,易名《性社会学:入门读本》。汉斯林在引言《迈向性社会学》中,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性社会学的必然发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他较有影响的性社会学著作有美国R.R.鲍尔和M.高尔顿的《人类性别的社会度量》(1972),坎多的《转变中的性行为和家庭生活》(1978),苏联И.Ф.云达的《性生活与人的健康》(1985)等。
现代性社会学研究日趋活跃。国际社会学学会的机关刊物《社会学文摘》设有"性行为的社会学"的文献栏目。社会学的书评刊物《当代社会学》收载性别、人的性方面等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学大会恢复召开,到1989年已举行 9届,几乎每届大会都涉及性社会学方面的论题。
中国的性社会学 中国1937年翻译出版了英国人类学与社会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著的《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底比较》。该书论述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性社会学问题,并使用了与性社会学涵义类似的"两性社会学"的术语。30年代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曾任北平大学教授的张竞生,在其论著《性史第一集》(1926)中,积极倡行性教育及计划生育,并指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堪称中国近代性社会学研究的先驱。1974年秋,詹益宏在《性医学──正确的性知识》一书的部分章节中,论及性教育、性变态、同性恋、人口计划、性强暴的社会分析、性自由等性社会学问题。阮芳赋编著的《性知识手册》(1985)、刘达临著的《性社会学》(1988)、徐纪敏主编的《性科学》(1988)等书中均包含有性社会学的内容。
参考书目
R.R.Ball & M.Gordon,The Sociɑl Dimension of Humɑn Sexuɑlity,Little Brown & Co,Boston,1972.
T.M.Kando,Sexuɑl Behɑvior ɑnd Fɑmily Life in Trɑnsition,Elsevier North Holland,Inc,New York,1978.
J.M.Henslin & E.Sagarin,The Socioloɡy of Sex: An Introductory Reɑder, Appleton-Century-Crofts,New,York,1978.
性社会学的不同定义 性社会学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T.M.坎多1948年在《转变中的性行为与家庭生活》中提出:"性社会学研究有关性行为的特定领域。并且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地把注意力转向一些差异形态,例如色情品、强奸、娼妓和同性恋。"这一见解有些偏颇。性社会学除研究与性有关的差异行为和社会问题外,不应忽视人类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常态行为的形成及社会影响等课题的研究。美国性社会学家J.M.汉斯林1978年在《迈向性社会学》一文中写道:"性社会学并非社会学的外围领域。它所研究的乃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之中心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文化诸群体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中国学者刘达临在《性社会学》(1988)一书中指出:"性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性社会学是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学际学科'。"上述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性社会学的概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象和内容 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关于性的社会属性、社会观念、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社会行为、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有关的社会问题等。依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性社会学研究范围包括:性,性别,性角色,性差异,性变态,性与社会(包括性与文化、经济、宗教、民俗、政治、战争诸因素)的相互关系,性活动的人际关系;各种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卖淫、未婚怀孕、婚外恋与非法同居、同性恋、性罪错、试管婴儿与人工授精、性别选择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婚姻与家庭的社会问题等。狭义的性社会学主要研究性角色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两方面问题。主要内容涉及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生理学、性教育以及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社会研究等。
形成和发展 性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门分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始自19世纪。近代性科学的先驱者奥地利的 R.von克拉夫特-埃宾186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德国医学家A.莫尔1912年出版的《性学手册》,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的性学著作,均涉及某些性社会学内容。科学的、系统的早期性社会学专著当推美国学者汉斯林1971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性社会学研究》。本书由18位作者就婚前性行为、性高潮、人工流产、性与暴力、职业与性、同性恋、性研究与社会学等课题进行了论述。1978年此书经增补修订,易名《性社会学:入门读本》。汉斯林在引言《迈向性社会学》中,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性社会学的必然发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他较有影响的性社会学著作有美国R.R.鲍尔和M.高尔顿的《人类性别的社会度量》(1972),坎多的《转变中的性行为和家庭生活》(1978),苏联И.Ф.云达的《性生活与人的健康》(1985)等。
现代性社会学研究日趋活跃。国际社会学学会的机关刊物《社会学文摘》设有"性行为的社会学"的文献栏目。社会学的书评刊物《当代社会学》收载性别、人的性方面等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学大会恢复召开,到1989年已举行 9届,几乎每届大会都涉及性社会学方面的论题。
中国的性社会学 中国1937年翻译出版了英国人类学与社会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著的《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底比较》。该书论述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性社会学问题,并使用了与性社会学涵义类似的"两性社会学"的术语。30年代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曾任北平大学教授的张竞生,在其论著《性史第一集》(1926)中,积极倡行性教育及计划生育,并指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堪称中国近代性社会学研究的先驱。1974年秋,詹益宏在《性医学──正确的性知识》一书的部分章节中,论及性教育、性变态、同性恋、人口计划、性强暴的社会分析、性自由等性社会学问题。阮芳赋编著的《性知识手册》(1985)、刘达临著的《性社会学》(1988)、徐纪敏主编的《性科学》(1988)等书中均包含有性社会学的内容。
参考书目
R.R.Ball & M.Gordon,The Sociɑl Dimension of Humɑn Sexuɑlity,Little Brown & Co,Boston,1972.
T.M.Kando,Sexuɑl Behɑvior ɑnd Fɑmily Life in Trɑnsition,Elsevier North Holland,Inc,New York,1978.
J.M.Henslin & E.Sagarin,The Socioloɡy of Sex: An Introductory Reɑder, Appleton-Century-Crofts,New,York,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