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力学生物学
1)  mechanobiology
力学生物学
1.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a mechanobiology model of rat bone, study the functional adaptation in response to artifical loading in vivo, and to explore the better compressi-ve loading condition that promote bone development.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探讨活体骨组织对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学响应,了解力学环境对骨组织重建的影响。
2.
In this paper,several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cellular mechanobiology and intercellular mechanical regulation in bone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综述了骨组织细胞力学生物学作用和细胞间力学调控的一些相关问题。
2)  biomechanics [英][,baiəumi'kæniks]  [美][,baɪomɪ'kænɪks]
生物力学
1.
Analysis of Biomechanics Distribution of Bone Around Variant sizes Implants with Immediately Loading;
即刻负载种植体尺寸对骨界面生物力学分布的影响
2.
Study on the Cryopreservation and the Room Temperature s Effect to the Bio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tical Bone;
深低温冷冻与常温储骨对皮质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3.
Biomechanics Study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的研究
3)  biomechanical
生物力学
1.
Evaluation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and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for the fixation of ulnar fractu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ir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交锁钉与加压钢板固定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2.
Biomechanical study of knee follow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3.
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PFN and DCS in Treatment of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PFN与DC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4)  vitodynamics
生物力学
1.
The vitodynamics study of acetabular dual-column fracture with secondary congruence;
髋臼双柱骨折继发性匹配的生物力学研究
2.
Study on vito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of trabecular bone at distal tibia in children;
儿童胫骨远端松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3.
The sex hormone influence on construction reconstituent and vitodynamics characteristic had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性激素对颅内动脉结构成分和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5)  Biological mechanics
生物力学
1.
Comfortableness research of female beach volleyball clothes based on movement biological mechanics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女子沙滩排球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
2.
Objective: It is clear property of biological mechanics in rehabilit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 For it, there are some rehabilitation means.
目的:颈椎病康复方法的力学特性很显著,为了探讨颈椎病康复中的不同技术方法的力学特性,作者选择了颈椎病康复中常用的牵引和推拿按摩术相结合与单纯牵引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生物力学特性的探讨。
3.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mechanics studies related to obesity children, obesity adults, obe- sity aged people,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is field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studies re- lated to obesity people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period.
对国内外有关肥胖儿童、肥胖成年人、肥胖老年人步态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肥胖人步态生物力学的现状和进展是:现对于肥胖人群步态特征的研究刚刚开始,已有的研究主要是运动学的二维分析,对于肥胖人步态的动力学的系统分析还很少,国内几乎还是空白,随着肥胖已日渐成为一个影响人体健康的普遍问题,以及人们对步态分析重要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对肥胖人群的步态分析必将是今后步态分析的热点之一。
6)  Biomechanic
生物力学
1.
Biomechanical Test and Study of Sliding Load External Fixator in Fixture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
2.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dual abutments with lag screws for fixation of mandibular prosthesis;
假体双延伸肩台拉力螺钉固位设计的生物力学评价
3.
A Biomechanical Study on Digital Segments of Human Flexor Digitorum Tendons;
指屈肌腱指段生物力学研究
补充资料:孙云铸—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主要奠基人
孙云铸(1895年10月1日—1979年1月6日),字铁仙。出生于江苏高邮。古生物学、地层学、地质学教育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孙云铸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在清末中过秀才,民国时期又攻读法律,并从事工商业,思想务实、开明,这为孙云铸从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提供了家庭环境。1910年他来到南京上中学,并于1914年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16年转为本科,学习采矿。1918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0年为该系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他留校做助教,同时兼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的科研工作。1926年前往德国哈勒大学学习,并于192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孙云铸从德国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1935年,他前往欧美考察,1936年回国任广州中山大学访问教授。1937年以后,他担任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主任。抗日战争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1950年兼任全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担任地质部教育司司长;1955年兼任地质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出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身为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之一,孙云铸在古生物和地层学方面成就卓著,特别是在三叶虫古生物学和寒武纪地层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理论、地质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曾享有“孙寒武”的美名。

三叶虫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出现,它历经整个古生代的漫长生物发展过程,在2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灭绝,是节肢动物门的一个纲。它是古生代,特别是寒武纪留下的大量对鉴定和研究地层地质年代很有价值的“标准化石”。在广泛的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孙云铸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部分研究空白。他在1924发表的《中国北方寒武纪动物化石》和1931年发表的《中国中部和南部奥陶纪三叶虫》以及1935年发表的《中国北部上寒武纪之三叶虫化石》这3部研究三叶虫的学术专著,再加上相关的学术论文,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寒武纪地层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孙云铸所著的《中国北方寒武纪动物化石》是作为《中国古生物志》的第1号第4册出版的,它不仅是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大型古生物学专著,而且在我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他的论文和专著中,分析和研究了三叶虫化石数十个属,100多个种。孙云铸发现、描述和建立了18个新属,86个新种,其中属于晚寒武世的新属12个,新种53个,且全部是标准化石,特别是方头虫、蒿里山虫和长山虫均为上寒武凤山阶和长山阶的标准带化石。上述研究工作,使他对我国晚寒武世三叶虫化石和地层分布作了详尽而透彻的论述。

在考察和研究三叶虫的同时,孙云铸还研究了寒武纪地层学,尤其是生物地层学,在发表的《关于中国寒武纪地层界线问题》的一文中,他全面论述了我国寒武纪的顶、底界及内部的界线,并第一次提出了寒武系的地层系统。

1949年后,孙云铸在三叶虫古生物学和寒武纪地层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取得新的理论突破。50年代在《寒武纪下界问题》这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中,他指出我国寒武系与震旦系之间存在不整合问题,寒武系内产三叶虫等明显的化石,应列为古生界的第一系;中国的寒武纪海侵是由南向北推进的,因而寒武系的下界应为馒头页岩与景儿峪灰岩之间。60年代他在《中国寒武纪地层划分问题》这篇重要的论文中强调,由于寒武系含有显著的生物化石群,所以古生物界的底界应为寒武系的底界,并指出按中国实际情况将古生界分为三个系。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探索生涯中,他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三叶虫和寒武纪地层的科考、分析和论证上,先后开创性地提出了寒武纪地层划分方案,建立的阶名、化石带绝大部分为地质学界所继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