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普朗尼克
1)  Pluronic [,plu'rɔnik]
普朗尼克
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luronic on P-glycoprotein drug pump;
普朗尼克抑制P-糖蛋白药泵的作用
2)  Pluronic F-68
普朗尼克F-68
3)  Pluronic lecithin organogel
普朗尼克磷脂有机凝胶
1.
In vitro evaluation and loc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piroxicam Pluronic lecithin organogel
吡罗昔康普朗尼克磷脂有机凝胶的体外评价和局部组织分布
4)  pluronics
普朗罗尼
1.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urfactant of pluronics in pharmaceutics
普朗罗尼类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5)  Max Planck
普朗克
1.
This paper introducts simly all life of MAX PLANCK.
本文简述了普朗克生平经历 ,回顾他提出能量子概念这一伟大发现过程 ,分析他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悲剧”,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正直的物理学家 ,以期对今后科研工作有借鉴意义 。
6)  planck number
普朗克数
补充资料:普契尼
普契尼(1858~1924)
Puccini,Giacomo
    意大利作曲家。1858年12月23日生于卢卡,1924年11月29日卒于布鲁塞尔。曾入卢卡音乐学院,从师作曲家C.安杰洛尼学习。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第一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从A.蓬基耶利和A.巴齐尼学习,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初期曾写多部歌剧,多反映不佳或参赛落选。至1893年根据法国古典名著A.普雷沃的《曼侬·莱斯戈》写了一部同名歌剧,在都灵上演,展示了作者创作个性、艺术风格趋于成熟。该剧音乐结构灵活,采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穿发展手段,增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普契尼从此一举成名。1896年他写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描述绣花女咪咪与诗人鲁道夫的纯真爱情悲剧,音乐避免用大段咏叹调、重唱、合唱,而是在贯穿发展的织体中加进篇幅不大的独白、灵活而带歌唱性的朗诵调和尽情吟唱的段落,主导动机与印象派和声的运用也颇有特色。1900年,他的歌剧《托斯卡》在罗马上演,具有法国大歌剧风格,反映历史英雄人物事迹。音乐中主导动机发展丰富,有充分展开的大段二重唱,和声较复杂。1904年他另一部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上演,为具有室内风格的抒情歌剧。它以日本为社会背景,运用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并借鉴印象派的音响造型配器手法。普契尼后期作品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最后一部歌剧《杜朗多》则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恢复几乎被人忘却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有雄伟的合唱、辉煌的独唱和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它以中国为戏剧背景,采用中国民歌《茉莉花》曲调,广泛运用欧洲古调式,偶尔运用不协和的多调性和弦,以加强表现力。写至第三幕时,普契尼由于心脏病去世,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草稿续完,于1926年首演获成功。
    
   

图片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