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  ALCL-LH
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lymphohistiocytic variant (ALCL-LH).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2)  malignant lymphoma,histiocytic (ML-H)
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
3)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
Expression of ALK and clusterin in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与clust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
Detection of ALK gene translocation by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tissue and its significance;
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检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基因转位及其融合蛋白的对比研究
3.
Purpos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immunophenotyping of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 of skeletal muscle.
目的 :探讨骨骼肌原发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
4)  Extralymphonodal Ki 1 positive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Ki 1 EALCL)
淋巴结外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
5)  Lymphohistiocytoid mesothelioma
淋巴组织细胞样间皮瘤
1.
Lymphohistiocytoid mesothelioma: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淋巴组织细胞样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6)  true histiocytic lymphoma
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
1.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and diagnosis of primary true histiocytic lymphoma of skin;
皮肤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补充资料:细胞间识别
      细胞通过它表面的分子选择性地和其他分子结合的现象。表面的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和糖蛋白,其他分子可以是有关细胞的分泌产物,也可以是这些细胞表面的分子。细胞间识别在植物和动物细胞间普遍地存在,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神经传递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细胞识别可以涉及两个不同物种的细胞,如根瘤菌和豆科根细胞,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种的细胞之间,如花粉粒和柱头。细胞识别依赖细胞表面的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分子中的特有顺序。一般认为负责识别表面糖顺序的是植物凝集素。花粉粒和柱头之间相互识别就是植物凝集素作用的一个实例,甘蓝科识别系统的分子组成是由S基因复合体编码的,分子组成包括柱头表面的一个大分子糖蛋白和花粉粒表面一个能识别它的植物凝集素。识别促使柱头释放水分,花粉粒吸水、伸出花粉管、生长并和卵受精。但是,花粉粒只在表达S基因复合体的不同等位基因的植物中才能引起上述一系列反应。如果花粉粒先经过从表达相同等位基因的柱头提纯的糖蛋白处理,它就不能在一个正常可配伍的柱头上发芽。这就说明了识别的专一性。
  
  在动物,情况就更为复杂。每一类细胞都具有独特的受体蛋白,它们使细胞能够识别相应的信号?肿硬⑵鸱从ΑU庑┬藕欧肿拥慕峁梗推涔δ芤谎浠艽螅ㄐ‰摹⒔洗蟮牡鞍字史肿印⑻堑鞍住㈢尢濉⒅舅岬难苌锏取6阅承藕欧肿永此担哂心苁侗鹚摹⒍捞厥芴宓南赴莆邢赴?
  
  激素的识别就属这一类。激素通过血流影响分布全身各部分的靶细胞,以协调各种生理活动。许多激素是蛋白质,也有一些是甾体。甾体激素不溶于水,但可与专一的载体蛋白结合而成为可溶性的;一旦从载体释放,它们就通过靶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专一的甾体激素受体蛋白结合,然后到细胞核中进一步起作用。每一甾体激素只识别一个受体蛋白,但是,同一受体蛋白在不同的靶细胞中可调控不同的基因,也就是说,受体是相同的,被激活的基因却不相同。因此,同一激素和相同的受体蛋白结合,在不同细胞中所引起的效应也就不同。
  
  另一种信号分子和激素不同,它们非常迅速地被附近靶细胞摄取,或者,就在合成部位附近被专一的酶破坏,以致进入血循环的量一般是微不足道的。如分属9类的16个不同的前列腺素中,有许多都能和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具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分子识别的复杂性在神经系统达到了最高峰。神经细胞和靶细胞形成独特的连接──化学突触。通常是电冲动带着信号沿着神经突起传递,到达突触时,神经突起末端释放一种神经递质,电冲动转换为化学信号。在这里化学传递的本质也是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递质可以是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其他生物胺,也可以是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突触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高度疏水并和膜的脂类紧密相连并已从电鳐 (Torpedo) 的电板、骨骼肌、脑、平滑肌和甲壳动物的心肌中分离出这种受体蛋白。它们或是胆碱能的、或是肾上腺素能的、或和氨基酸如谷氨酸有关。电板的胆碱能的受体的分子量约为270000,由几个亚单位组成。
  
  在胚胎发育中,识别的现象也起重要作用。已经从海胆精子的头部(顶体)分离出结合蛋白,这种分子只和同种卵的质膜结合;另一方面,也发现卵子质膜中含有物种专一的糖蛋白,它和结合蛋白在粘着中相互作用。哺乳类中则是精子质膜中含有一种物质,可以和卵子透明带中的专一糖蛋白直接结合以达到受精。
  
  视网膜和顶盖神经原之间的识别具有严密的区域性。从视网膜背部长出的轴索必然到达对侧顶盖的腹部,而从腹部长出的必然到达对侧顶盖的背部。在实验条件下,如果将视网膜切成背腹两半,分别将细胞分散,用同位素标记背部细胞,然后再与腹部细胞混和;顶盖也切成背腹两半,分别与视网膜细胞一起培养,观察同位素标记细胞分别聚集在顶盖背腹两部分数量。结果发现视网膜背部的细胞大多聚集在顶盖的腹部,而腹部的细胞大多集中在顶盖的背部。这说明视网膜细胞与顶盖相当部位的细胞之间存在着相互识别的能力。
  
  动物中另一种细胞识别的形式是相同细胞间的相互粘着。由于在整体中观察研究细胞间的相互粘着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是使某一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再观察它们的重新聚合。用这种分散聚合的方法,在海绵和胚胎组织都分别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见细胞的亲和性)。
  
  粘菌中信号分子的作用,是真核细胞细胞识别中了解得最清楚的例子。在食物丰足时,它们是单细胞的、像变形虫样的个体,独立生活,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食物短缺时,分裂停止,变形体以某些个体为据点相互吸引,成千上万个变形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蛞蝓体。这个多细胞的蛞蝓体有一些行为是自由生活的变形体所没有的,它们能趋光移行。在移行中细胞开始分化而形成子实体。蛞蝓体前端的细胞形成柄部,后面的分化为孢子,最后端形成足板。子实体的各部分,除孢子外,终将死亡。当条件好转时,孢子萌发而产生单细胞变形体,再开始另一个生活周期(见图)。
  
  变形体之所以聚集,是因为在饥饿的情况下,变形体开始合成并分泌环腺苷酸(cAMP)。由于还没有弄清楚的原因某些细胞成为聚集中心,所分泌的cAMP和其他饥饿的变形体表面的专一受体结合。每一cAMP脉冲向四周扩散,诱发它周围的个体移向cAMP来源的方向,并分泌它们本身的cAMP。这个新的cAMP脉冲决定移行的方向,并诱发它周围的细胞分泌cAMP。如此,从每一个聚集中心引发的cAMP以搏动的方式传播,以同心圆或者螺旋形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引起大量个体的聚集。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变形体就这样聚集成多细胞蛞蝓体。
  
  在饥饿的情况下,变形体不但分泌cAMP并对它发生反应,同时它们开始相互粘着。有一些和细胞粘着有关的分子只有饥饿的变形体才合成,用免疫的方法已经证实它们是细胞表面糖蛋白。
  
  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糖脂的寡糖的复杂性,及它们在细胞表面的外露位置,都提示它们可能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有的细胞具有和专一的寡糖结合的表面蛋白。这样的相互作用已在植物细胞中得到证明,在动物细胞虽然也有不少间接的事实,但是,究竟细胞表面的这类分子是否也在细胞识别中起同样的作用还难以断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