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龄儿童
1)  Older children
大龄儿童
1.
Therapeutic efficacy for treating older children s amblyopia;
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疗效观察
2.
Evaluation of Pemberton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older children;
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
2)  old children
大龄儿童
1.
The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in old children;
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3)  older disabled orphans
大龄孤残儿童
4)  school children
学龄儿童
1.
Explore the present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school children.;
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就诊原因探讨
2.
Nutrition status of 175 school children in the rural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仙居农村175名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3.
Meta analysis of effect of simple obesity on intelligence quotient of school children;
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对智商影响的meta分析
5)  school-age children
学龄儿童
1.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ntal caries of the school-age children in Jiamusi welfare institution and the primary school of the Jiamusi university;
佳木斯大学附小与儿童福利院学龄儿童龋齿调查与分析
2.
Effects of parents quality of life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chool-age children;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ntake of trace elements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school-age children;
学龄儿童锌、铜、铁、钙营养摄入与体格发育的相关研究
6)  school age children
学龄儿童
1.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with ADHD of school age children in Xiamen;
厦门市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调分析
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ldhood simple obesity among school age children;
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补充资料:《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作为"大学丛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全书共24章,其中部分章节在出版前曾作为专文在杂志上发表过。本书于1930、1933、1947年多次再版,1983年收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收入时删去了原书中的"道德问题"和"研究3岁以内儿童之方法"两章。
  
  作者从1920年开始,主要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尤以出生到3岁时的心理发展为重点,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观察实验研究。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书中论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儿童身体(主要是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模仿与拟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直接相关的器具──玩具,儿童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好奇心、惧怕、哭,儿童的学习、言语、美感、绘画、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特殊儿童(主要是耳聋和口吃儿童)的心理缺陷及矫治,以及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历史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系统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照片及图表。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内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儿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时期,文化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儿童期的功用;对家庭来说,儿童的重要地位在于巩固家庭的团结力,增进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家庭成员间的同情心、牺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发展和培养。
  
  作者是中国最早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该书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出版之后,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对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著名学者曾给予高度评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