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uman Avian Influenza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1.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irst Case infected With Human Avian Influenza in Urban Areas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首起城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 human avian influenza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
Effect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ject about human avian influenza prevention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项目效果评价
3) Human infection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
4)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 (H5N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6) HPAI
高致病性禽流感
1.
Investigation on the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about HPAI of Restaurant Practitioners of Rizhao in 2005;
2005年日照市餐饮从业人员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2.
Investigation on Understanding Situation of Knowledge of HPA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Exotic Population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北京市大兴区部分外来人员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现状调查
3.
Constr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MDV Expressing the HA Gene of Subtype H5 HPAIV;
表达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及纯化
补充资料: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主要分两类:①急性化脓感染,如急性鼻咽炎、喉炎、急性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败血症、脑膜炎、心包炎、急性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等;②继发感染,常发生在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呼吸道感染后,亦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的病原,还可使儿童在病毒感染之后继发鼻窦炎、中耳炎。
流感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孕妇产道感染。新生儿由于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故2个月内发病率低,3个月至3岁儿童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此期易产生感染,以后抗体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发病率亦越低。该菌所致脑膜炎、咽喉会厌炎的病死率从前高达95%,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死率已降为5~10%。其预后与诊断及治疗的早晚明显有关。
病原学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1892年首先从流行性感冒患者鼻咽部分离到,当时被认为是流感的病原菌,故得名。1933年从流感病人鼻咽分泌液之中成功地分离出流感病毒,才证实流感杆菌并非流感病原菌。流感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新分离的或幼龄菌具荚膜,其菌株毒力较强,在陈旧培养物中由于自溶酶的作用,荚膜消失。该菌的荚膜含多糖抗原,根据抗原的不同,将流感杆菌分为a~f六型,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以前认为无荚膜菌株不致病,现在也被认为是病原菌。其致病力主要来自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而特异的荚膜多糖可中和机体在感染过程中形成的抗体,抵抗体内白细胞的吞噬,还可能抑制呼吸道粘膜纤毛的活动。此菌抵抗力较弱,50~56℃30分钟即可杀死,对一般消毒药甚敏感,干燥时也易死亡。
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部位而异。脑膜炎为b型流感杆菌所致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75%的病例发生在2个月至2岁儿童,20世纪末,成人病例有所增加,一般发病较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稍缓慢,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患,经1~2周后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角弓反张、前囟膨出、昏迷及惊厥,亦有部分病人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即出现较严重症状。流感杆菌也常致咽喉会厌炎,任何年龄患者在临床均表现为一种急症,有发热、会厌部红肿及明显的疼痛,还可发生上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诊断 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的会厌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而流感杆菌脑膜炎等感染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等表现并无不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由血液、脑脊液中及局部分泌物中查到病原菌;以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新分离菌的荚膜肿胀反应及从上述体液、浓缩尿等标本中检查荚膜物质,这些也可作为佐证。
治疗 除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外,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预防 抗生素不能降低b型流感杆菌的带菌率,18个月以上的儿童在注射流感杆菌荚膜多糖疫苗 1年内90%可得到保护作用。
流感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孕妇产道感染。新生儿由于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故2个月内发病率低,3个月至3岁儿童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此期易产生感染,以后抗体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发病率亦越低。该菌所致脑膜炎、咽喉会厌炎的病死率从前高达95%,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死率已降为5~10%。其预后与诊断及治疗的早晚明显有关。
病原学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1892年首先从流行性感冒患者鼻咽部分离到,当时被认为是流感的病原菌,故得名。1933年从流感病人鼻咽分泌液之中成功地分离出流感病毒,才证实流感杆菌并非流感病原菌。流感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新分离的或幼龄菌具荚膜,其菌株毒力较强,在陈旧培养物中由于自溶酶的作用,荚膜消失。该菌的荚膜含多糖抗原,根据抗原的不同,将流感杆菌分为a~f六型,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以前认为无荚膜菌株不致病,现在也被认为是病原菌。其致病力主要来自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而特异的荚膜多糖可中和机体在感染过程中形成的抗体,抵抗体内白细胞的吞噬,还可能抑制呼吸道粘膜纤毛的活动。此菌抵抗力较弱,50~56℃30分钟即可杀死,对一般消毒药甚敏感,干燥时也易死亡。
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部位而异。脑膜炎为b型流感杆菌所致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75%的病例发生在2个月至2岁儿童,20世纪末,成人病例有所增加,一般发病较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稍缓慢,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患,经1~2周后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角弓反张、前囟膨出、昏迷及惊厥,亦有部分病人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即出现较严重症状。流感杆菌也常致咽喉会厌炎,任何年龄患者在临床均表现为一种急症,有发热、会厌部红肿及明显的疼痛,还可发生上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诊断 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的会厌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而流感杆菌脑膜炎等感染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等表现并无不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由血液、脑脊液中及局部分泌物中查到病原菌;以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新分离菌的荚膜肿胀反应及从上述体液、浓缩尿等标本中检查荚膜物质,这些也可作为佐证。
治疗 除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外,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预防 抗生素不能降低b型流感杆菌的带菌率,18个月以上的儿童在注射流感杆菌荚膜多糖疫苗 1年内90%可得到保护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