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1.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seven cases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patients were accept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by ultrasonic guidance, analysis their jaundice index descending rate ,tumor resection rat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07年5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情况,对术前减黄速度、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 (PTCD)
经皮肝胆道引流
4) percutanoe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
1.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percutanoe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combined with ademetionine for the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胰头癌围术期的应用
补充资料:汉代经锦
以经线起花的多彩色变化平纹重经汉代丝织物。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丝织提花技术,战国时经锦技艺有很大发展,但纹样造型仍较刻板。到了西汉,织锦采用四枚平纹变化组织,用一上三下、三上一下的规律交组不同色彩经显花,在花与地纹交界处以二上二下的组织修饰花边,底经和地纹经细于花纹经,纬丝介于底经与花经之间。造型方面力求摆脱经纬线走向纵横欹斜的限制,开始采用自由曲线来表现较为写实的纹样形象。纹样的设计布局也比较多样化,如长沙马王堆1号和3号西汉墓出土的孔雀波纹锦、花叶纹锦、鹿纹锦、豹纹锦等。孔雀波纹锦纹样是以一正一反的波曲线和小圆圈组成地纹来衬托主题纹样;花叶纹锦则不加地纹;鹿纹锦造型更多地利用了弧线变化;豹纹锦中的豹动势很大,与静止的装饰花纹形成对照。这类锦幅宽在50~51厘米之间,经密每厘米在112~118根之间。纬密每厘米在45~48根之间。
考古学家曾在中国内蒙古扎赉诺尔东汉墓、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新疆楼兰遗址、蒙古诺音乌拉汉代匈奴王族墓群、朝鲜平壤古乐浪遗址、苏联贝加尔湖南的伊尔莫巴德古墓等先后发现汉代经锦文物。内中包括二色经锦、三色经锦、四色经锦、五色经锦等。这类汉代经锦凡是三色以上的,其花纹经多用两种不同的色丝排牵成彩条,这样,可在不增加织物厚度的情况下增加纹样的色彩。纹样内容大多以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云气、山岳为主题。画面用流动起伏的波弧线组成云气山岳纹,构成图案的骨格,贯通整个横向幅面。在波弧空槽位置分布主题纹样,如龙、虎、辟邪、獬豸、麒麟、仙鹿等,也有羽人乘马等形象,图像极为生动紧凑。在纹样空隙处加饰汉隶铭文,如"登高明望四海"、"万寿如意"、"长乐明光"、"昌乐"、"鹄群下"、"新神灵广成寿万年"、"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极"(图1)、"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等吉祥语。图案上人物与轻禽猛兽共处于云气山岳之间,奔走飞腾,展现出一幅气魄宏伟的画面。汉代织锦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夸张纹样动的势态,在动态中显示对象的性格特征。动物造型采用剪影式的平面处理,只描写大的造型关系而不表现细部,具有神韵和力度,给人以朴质厚重的感觉。
东汉经锦的规格有多种,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万世如意锦",现存幅宽47厘米,花位纬循环3.9厘米,经循环3.5厘米,作男袍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图2),幅宽40.75厘米(边宽1.05厘米×2),经密每厘米120~132根(越靠近幅边越密),纬密每厘米52~56根,花位纬循环 5.4厘米,经向通幅,作男袍下摆底襟拼接及锦袜、锦手套、锦鸡鸣枕用;"阳字纹锦",经密每厘米 150~180根,边经每厘米100根,纬密每厘米34~36根,花位纬向2.3~2.4厘米,经向1.5~1.8厘米,作女袜用。
考古学家曾在中国内蒙古扎赉诺尔东汉墓、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新疆楼兰遗址、蒙古诺音乌拉汉代匈奴王族墓群、朝鲜平壤古乐浪遗址、苏联贝加尔湖南的伊尔莫巴德古墓等先后发现汉代经锦文物。内中包括二色经锦、三色经锦、四色经锦、五色经锦等。这类汉代经锦凡是三色以上的,其花纹经多用两种不同的色丝排牵成彩条,这样,可在不增加织物厚度的情况下增加纹样的色彩。纹样内容大多以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云气、山岳为主题。画面用流动起伏的波弧线组成云气山岳纹,构成图案的骨格,贯通整个横向幅面。在波弧空槽位置分布主题纹样,如龙、虎、辟邪、獬豸、麒麟、仙鹿等,也有羽人乘马等形象,图像极为生动紧凑。在纹样空隙处加饰汉隶铭文,如"登高明望四海"、"万寿如意"、"长乐明光"、"昌乐"、"鹄群下"、"新神灵广成寿万年"、"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极"(图1)、"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等吉祥语。图案上人物与轻禽猛兽共处于云气山岳之间,奔走飞腾,展现出一幅气魄宏伟的画面。汉代织锦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夸张纹样动的势态,在动态中显示对象的性格特征。动物造型采用剪影式的平面处理,只描写大的造型关系而不表现细部,具有神韵和力度,给人以朴质厚重的感觉。
东汉经锦的规格有多种,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万世如意锦",现存幅宽47厘米,花位纬循环3.9厘米,经循环3.5厘米,作男袍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图2),幅宽40.75厘米(边宽1.05厘米×2),经密每厘米120~132根(越靠近幅边越密),纬密每厘米52~56根,花位纬循环 5.4厘米,经向通幅,作男袍下摆底襟拼接及锦袜、锦手套、锦鸡鸣枕用;"阳字纹锦",经密每厘米 150~180根,边经每厘米100根,纬密每厘米34~36根,花位纬向2.3~2.4厘米,经向1.5~1.8厘米,作女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