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球后血液循环
1)  Retrobulbar blood circulation
球后血液循环
2)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
1.
Development of a blood circulation monitor for transplanted skin;
一种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监测仪的研制
2.
Making of CAI in the priod of blood circulation of teaching bi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中学生物“血液循环”一节的CAI制作
3.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liver blood circulation change of different il lness time of viral hepatitis B.
目的:了解不同病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血液循环变化。
3)  circulation [英][,sɜ:kjə'leɪʃn]  [美]['sɝkjə'leʃən]
血液循环
1.
A Study of Skin Flap Circulati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Rat;
大鼠皮瓣血液循环的磁共振波谱学初步研究
2.
In this article,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l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systems, such as immunity, circulation, metabolism and nerves were reviewed.
本文概述弱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对弱激光照射在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及神经等不同系统功能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DSA to evaluate the state of small intestinal circulation.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小肠血液循环状况的评估价值。
4)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
后循环缺血
1.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and its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
目的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明确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的具体情况。
5)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后循环缺血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and vertebrobasilar artery lesion
后循环缺血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关系
2.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s of 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oacupuncture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和脑血循环动力学研究
3.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want to furher reserch into VBD about the incidence in ischemic stroke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clinical and imagine fe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relief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探索病因及发病机制,分析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为今后临床诊断及早期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6)  Blood microcirculation
血液微循环
1.
The result of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CO 2 laser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tailor made filter is effectual for improvement of myocardial blood microcirculation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研究结果表明 ,采取特制的滤波器技术所打出的CO2 激光孔道能有效地改善心肌血液微循环和心肌的缺血状况。
补充资料:运动与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中循环不息的流动。心脏不断收缩和舒张,是血液流动的动力,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主要起载运各种物质(包括与运动关系密切的各种能源物质以及氧和二氧化碳) 的 作用。
  
  空气中的氧,从肺泡弥散到血液里,其中一小部分可溶解于血浆,这部分氧为量极少,在每100毫升血液中只有0.3毫升左右,其余大部分是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运送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一种特性,即在氧分压高的地方很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分压低的地方又很容易与氧解离,它是氧的最好的载体。每克血红蛋白能结合1.34~1.36毫升的氧,中国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约14.4克,女子约13.3克,因此在动脉里每100毫升血液中男子可携氧19.3毫升,女子可携氧17.8毫升。这种已被氧饱和的血液流到组织时,因组织不断消耗氧,此处氧分压较低,这时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便立即解离下来供组织使用;最后从组织回到静脉去的血液中,每100毫升一般就可能只剩下13毫升氧了,亦即每100毫升血液中有6毫升的氧被组织利用。运动时肌肉活动加剧,不仅消耗了更多的氧,使氧分压更加降低,而且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并提高了局部温度。在这种条件下,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就更容易解离,因此当血液流经活动着的肌肉时便有更多的氧解离下来。通过动静脉氧含量的测定可知,这时被肌肉组织所利用的氧可达16~17毫升;同时,这一解离过程也加快了,在安静时需要0.7秒,而在运动时则仅需要0.35秒。
  
  人体运动所需要的氧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人体在运动情况下,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方面扩张肌肉内的血管,一方面加强心脏的活动,使心脏在单位时间内射出更多的血液,从而使更多的血液更快地流到运动着的肌肉中,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氧。
  
  通过心室收缩,向动脉血管射出的血量叫做心输出量。心脏每搏动 1次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叫每分输出量。因为每分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搏频率,所以在运动中要提高每分输出量就必须加大每搏输出量,或增加心搏频率,通常二者都增加。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50~70毫升,心搏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因此每分输出量一般大约为 4升。而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可增大到 120毫升或更多,心搏频率也可达到每分钟 180次以上,所以即使是无训练者每分输出量也能达到20升以上。
  
  如上所述,如某人最大心输出量为每分钟20升,而肌肉组织在每100毫升血液中利用氧的能力为16毫升,那么他每分钟的最大吸氧量即为:20升×0.16=3.2升。由此可知,在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不变时,每分输出量乃是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主要因素;若想提高最大吸氧量,就必须增大心输出量。因此能增加最大吸氧量,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一切练习,都是对心脏的锻炼。
  
  运动训练对循环机能的影响,首先是引起心脏运动性肥大。对某些中国运动员心脏面积的研究结果证明:有36%的人的心脏面积比一般人大10%以上,其中以马拉松跑及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心脏肥大最明显。对运动员心脏体积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自行车运动员心脏最大,其次是长距离滑雪、现代五项,再次是举重、体操运动员。这都说明主要是耐力项目对加强心脏功能有显著影响。
  
  心脏强壮的运动员安静时的心搏频率减慢,每分钟只有36~40次,称为心搏徐缓;由于每搏输出量增加,可达 100毫升以上,因此每分输出量并无变化。这样的运动员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可超过 200毫升,心搏频率的最大数值也较一般人为高,因此最大的每分输出量可比安静时增加10倍左右,达40升。
  
  由此可知,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肌的机能和工作能力,还可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脏营养,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可使血压保持正常水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