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亚克隆构建
1)  sub clone construction
亚克隆构建
2)  molecular cloning and construction
分子克隆和构建
3)  cloning 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vector
基因克隆和构建
4)  infectious cDNA clone construction
侵染性克隆构建
5)  construction of infectious clone
感染性克隆构建
6)  subclone
亚克隆
1.
Objective To subclone mutant SOD1cDNA into pGBKT7 of yeast expression plasmid.
目的将突变SOD1cDNA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
2.
To subclone and express the Schistosoma japonicum Sj-Ts1 geng in E.
将Sj-Ts1基因亚克隆至 pGEX - 5X - 3原核载体 ,转化入大肠杆菌ER2 5 6 6 ,并用IPTG对该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中。
3.
Methods The Scos-DS1 DNA was digested with Hinf I and the subclone library of dragline was constructed using pUC19 as the vecter .
方法 以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结果证实了的蜘蛛拖丝蛋白全基因的克隆 ,构建其亚克隆文库 ,采用鸟枪法测序的策略 ,选取以HinfI为酶切工具 ,对Scos-DS1的DNA做大量酶切 ,以pUC1 9为载体 ,取插入片段大小为 5 0 0bp左右的阳性重组子 1 0 0个构建拖丝蛋白基因的亚克隆文库。
补充资料:隆头鱼亚目
¤隆头鱼亚目
隆头鱼科岩鱼科鹦嘴鱼科

∷鹦嘴鱼科Scaridae
  
鹦嘴鱼科(Scaridae;parrotfishes)鲈形目的1科。约有11属68种鱼。体一般长椭圆形,侧扁;被大形圆鳞,侧线中断或少数呈连续状;颊部具鳞1~4行,背鳍起点前方正中有3~8鳞片;上颌骨固着于前颌骨,口不能向前伸出;两颌齿多数愈合成齿板,形如鹦鹉嘴;齿板表面或有尖锐的齿存在;少数种类颌齿仅在基部愈合,前部排列呈重叠状;犁骨和腭骨无齿:上咽骨1对,其上具1~3行扁平齿;铺石状排列,多数在外侧尚有一行退化齿,少数无;下咽骨愈合为一,齿盘长方形,齿亦宽扁呈铺石状排列;上唇分裂成内,外唇,大多数种类内唇仅存在于唇的后部,前端与外唇连合,少数内唇沿唇的全长存在;鼻孔每侧2个,一般甚小;鳃盖膜相连或完全分离。背鳍Ⅸ-10;臀鳍Ⅲ-9。侧线鳞22~24。椎骨25。
  分布于各热带海区。中国有5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如有绚鹦嘴鱼属、纤鹦嘴鱼属、大鹦嘴鱼属、鹦嘴鱼属、钝头鹦嘴鱼属。
  鹦嘴鱼科的鱼类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之间,以珊瑚、贝类、海胆等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食。体色甚为鲜艳。

黑鹦嘴鱼,开始型雌鱼,体红棕色,体之鳞片略灰,具有棕色斑点或短斑纹,头部只有绿色斑纹,在上下唇经颊部延伸到眼前及后方。终端型雄鱼体暗绿色,各鳞缘为暗红色。眼四周有不规则的绿色斑纹,最显著为鳃盖开口上方具有一浅绿色的斑点。喜独游于珊瑚茂盛的礁湖或珊瑚斜坡外的海域。终端型雄鱼通常有「家」的领域性,除它本身及一尾较大的雌鱼外,尚有数尾体型较小的雌鱼及小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泛太平洋区。

钝头鹦嘴鱼,开始型雌鱼,体红棕色,各鳞片具1至2个暗色斑纹,形成约有5条左右的暗线纹,腹部、头部及各鳍条均较淡色,具截形稍凹形尾。终端型雄鱼,体蓝绿色,躯干部分之鳞片中央为棕红色,前额向前较出,尾鳍呈新月形,上下叶十分延长。偏好于岩礁底质活动,尤其是圆石斜坡,常在较陡峭的礁岸发现它们成群的游动。以藻类及底栖生物为食物。分布于印度泛太平洋区海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