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思维创新
1)  Thinking innovation
思维创新
1.
To give the fullest play to the thinking innovation of editors so as to attain reputation should be the ideal objective of journal building.
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稳定和持续发展离不开编辑的思维创新
2.
By analyzing current wrong field of management thinking, we draw a conclusion on the consumer-oriented model of thinking innovation.
思维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逻辑前提,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思维条件,对企业的影响很大。
3.
The paper studies the thinking innovation in artistic design of environment and tries to find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cess,method,expressive method and angles of thinking innovation,and a 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本文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创新的研究,力求从思维创新的过程、方法、表达的方式与角度开辟一条较新的认识思考和解决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一种可行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形式。
2)  thought innovation
思维创新
1.
The thought innovation took one kind of socialized activity,its evolved development passed through three basic steps.
思维创新的社会演化运动经历三个基本阶段。
2.
By no means only the non-logical thinking has the thought innovation significance.
并非只有非逻辑思维才具有思维创新意义。
3)  innovative thinking
思维创新
1.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per reveals the purpose,positivity,value sequence and abundant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of innovative thinking,and inf inite quantity,quality diversity and dynamic developmentof the object of innovative thinking.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教育中思维创新的内涵、特征,揭示了思维创新主体的实践目的性、积极主动性、价值序列性、知识丰富性等特征和思维创新客体量的无穷性、质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动态性等特征。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and expati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library can not leave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论述了思维创新在图书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阐述图书馆的发展变革离不开思维创新,图书馆人不断创新思维,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方法,造就了新时期现代化的图书馆,同时创新思维的应用也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  creative thinking
思维创新
1.
Adverse thought is a mode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it is opposite to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common thinking.
作为一种思维创新 ,它触发了管理创新 ,在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SEZ and measures to produce creative thinking in China.
本文在分析了思维创新对经济特区必要性的基础上 ,对如何推进经济特区思维创新主体思维方式的变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创新思维的环境等作了一些思考。
5)  creative thought
创新思维
1.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ve thought and creativity of medical students;
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探讨
2.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ought in Chinese Class;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On Basic Features of Mao Zedong s Creative Thought;
论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6)  creative thinking
创新思维
1.
Cultivation to student s creative thinking in geography teaching;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
Aiming at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Deepening Philosophy Teaching Reform;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深化哲学教学改革
3.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skill in graduate education;
研究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补充资料:"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争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哲学界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经历了学术讨论一政治批判一学术讨论的曲折过程。
  
  讨论的经过  50年代初,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学员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要求教师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还是唯物主义命题,是G.W.F.黑格尔的语言还是恩格斯的语言。杨献珍同艾思奇在观点上发生了根本分歧。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是黑格尔的语言;艾思奇则认为这个命题既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又可作唯心主义的解释,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1958年 1月,《哲学研究》发表了郭月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一文。1959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于世诚的文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对郭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由此,争论在报刊上展开。1959年10月至1965年,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80多篇。由于当时掌握理论界领导权的康生、陈伯达等人的干预破坏,使这场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批判,主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者被扣上"反对毛泽东思想"、"为现代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三面红旗提供理论武器"等政治罪名,讨论由此中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哲学界重新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全国报刊发表有关文章40篇左右,观点仍未统一。
  
  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否作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持肯定观点的一方有艾思奇、王若水、郭月争等;持否定观点的一方有杨献珍、李唯一、于世诚等。分歧主要表现在互相联系的三个问题上:
  
  ①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还是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因为,它在哲学史上一直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并且,其确定的含义是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和E.马赫,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都是在这个含义上援用这一命题的。而唯物主义者从L.费尔巴哈起,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对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强调指出存在和思维之间的差别,二者是不同一的。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前者把思维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后者把存在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等同的意思,一种是一致、符合的意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批判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而肯定并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同时又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并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把马克思指出存在与思维的差别看成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
  
  杨献珍等人认为,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说成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在这里提出的是世界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来代替反映论,这就混淆了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对立,从而根本上取消了反映论。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反映论对立起来,就意味着把认识论和辩证法割裂开,是违反恩格斯著作的原意的。
  
  ③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是属于同一种范畴,还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杨献珍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的含义完全不同。前一个"同一性"是"同一个东西"的意思,是唯心主义范畴的同一性;后一个"同一性"说的是组成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并因一定条件互相转化,是辩证法范畴的同一性。如果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就难以和"原则同格"划清界限。
  
  王若水等人认为,两种同一性的区别不是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而是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或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杨献珍等人所强调的那种不包含差别的同一性,正是抽象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是一对矛盾,当然具有同一性。否认它,就是否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思维和存在是矛盾的同一,和"原则同格"含义完全不同,不会发生混淆的问题。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命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20多年来争论的是前一个问题,而对后一个问题并没有争论。王若水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意思一样,如承认后者,合乎逻辑地也就承认前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