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口生态
1)  Population Ecology
人口生态
1.
The population ec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opulation security.
人口生态是构筑人口安全的基础,文章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人口生态与人口安全现状,对今后的人口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2)  ecologic population
生态人口
3)  population niche
人口生态位
1.
It puts forward urban population niche and urban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by using their equilibrium extent analyses 18 cities in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harmony type, low urban population niche and high urban ecological circumstance type and high urban population niche and low urban ecological circumstance type.
该文将生态位理论用于城市研究,引入城市人口生态位和城市生态场势,并用二者的均衡协调程度分析了我国18个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具体分为协调型、低人口生态位,高城市生态场势型和高人口生态位,低城市生态场势型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4)  ecologically friendly population
亲生态人口
5)  population ecogeneration
人口生态生产
1.
This mechanism,on the one hand,threathens the protection of The Merging of "The Three Rivers" as the world heritage,and through the population ecogeneration,and achieve ecologl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quantity? population quality?population construction?population distri.
这一作用机制一方面对“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保护构成了威胁,但另一方面,通过人口生态生产,实现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的生态化,改进人类活动,也可优化“三江并流”区的地理环境,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6)  Ecological energy,Unequal development pattern
人口生态活力
补充资料:人口与生态
      表征人口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旨在回答在人类"主宰自然"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发展的反作用。合理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谋求全体人口生活质量改善的关键。
  
  生物与所处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依靠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交换,维持着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在数量、位置、次序等方面有一定的秩序和限度,符合这种秩序,促持一定的限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即所谓生态平衡。在未有人类干预的自然生态系统内,自然力也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但通过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通常能够恢复协调与平衡。人类的出现,使生物圈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人类作为生物进化的产物,并没有失去生物的属性,从这一点上说,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生物。人的社会性,使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的力量,变成了人的社会力量。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步步从接受自然界的赐予,走向征服自然,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态环境,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社会生态环境。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而扩大加深。在采集、狩猎时期,人类直接从生物界取得衣食等生活资料。那时尽管人能制造工具,较之其他动物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毕竟处于原始状态,且人口总数少,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只是局部的现象。进入农耕、畜牧时期之后,人类以农作和养畜来取得主要生活资料,改变了原来完全依靠自然界提供现成生活资料的局面,提高了土地的人口容量。增加着的人口,又要求开拓更多的耕地和草场,从而把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大大推进了一步。到了近代工业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不但强化了土地的农业利用,而且从自然界取得各种原料资源,发展了工业。工业向城镇的集聚,使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在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产生全新的格局。在城市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只占据一小部分的空间,而作为生态系统的顶极消费者的人,却高度密集。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完全依靠强大的运输手段从外部环境输入,通过转换输出到外部环境中去。
  
  繁衍着的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中,一方面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巨大的破坏力。即使是在采集、狩猎时期,一定区域内人群对动植物的滥捕乱采,也可以导致局部的生态灭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战胜自然力的成就面前,产生了主宰自然的欲念。这种欲念的放纵,使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人主宰自然的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中最有破坏性的一种"。时至20世纪末,全世界50多亿人口向生态环境的求索,稍有疏忽,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超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事实上,土地过度开垦、耕地过度利用、草原过度放牧、森林滥伐、海洋酷渔滥捕等等的生产行为,已引起水土流失、地力衰退、草原退化、森林覆被率降低、海洋水产资源萎缩,促使物种从生态系统中消减速度大大加快。据估计,在中生代末期,平均每1000年有一种鸟兽灭绝,而20世纪的80年中,平均每年就有一种鸟兽从地球上消失。工业对资源的过量开发,已经使一部分资源枯竭,甚至像可以循环利用的水资源,也因人口激增、工业污染、生活污染而感到短缺。工艺过程、运输过程、生活过程所排放的废物,以及施用农药遗留在土壤中的残毒,造成大气、水、土壤环境的污染以及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损害生物界,而且危及人类自身。生态变化除影响人口容量,引起人口迁移和再分布之外,对人口素质和人口再生产也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污染给人口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平均寿命以及遗传健康等方面都带来不利的后果。
  
  在人口和生态的关系上,一味追求原始生态平衡,是自然主义的表现,是不现实的。让遍布世界的人口向自然界肆意索取,则是对生态环境的蹂躏,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只能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两方面来协调人口与生态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的人口猛增和环境恶化,唤醒了人类的理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广泛提倡节制生育,治理和保护环境,才能使生态系统永续利用,人类得以持续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