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多核金属配合物
1)  polynuclear metal complexes
多核金属配合物
2)  Polymetallic complexes
异多核金属配合物
3)  Multinuclear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多核金属有机配合物
4)  binuclear metal complexes
双核金属配合物
5)  Heteronu clear metal complex
异核金属配合物
6)  multiple metal complexes
多金属配合物
补充资料:多核金属
      金属原子之间互相结合形成的多核有机化合物。最早的多核金属中的金属为四价金属元素,例如多硅烷、多锗烷、多锡烷和多铅烷,可用MnR2n+2通式表达(M为金属,R为烷基)。成链的金属原子数随着周期数的增大而减少,五价金属原子之间成键倾向大大减小。
  
  过渡金属(见过渡元素)多核化合物除稀土金属(见稀土元素)外,其他元素的多核金属已经合成出来,例如羰基金属原子簇(见原子簇金属化合物)等。根据原子之间的键距和红外光谱特征频率,同种金属原子之间相互成键,可以区分为M-M、M匉M、M呏M或多重金属键,例如:
  
  单键的力常数为0.5~1.5微达因/埃,双键的则为2.7微达因/埃,多重键达到3.5~4.5微达因/埃。
  
  不同的金属原子之间成键多半是单键形式,例如:Cp(CO)3W - Mo(CO)3Cp、 Cp(CO)2Fe - Mn(CO)5、Cp(CO)2Fe-Co(CO)4,Cp为环戊二烯基。每个金属原子都能达到稳定的18电子构型。
  
  金属原子之间通过桥连原子或多层夹心配位体可以获得多核金属化合物,它们不含M-M键。铂系金属络合物(见配位化合物)的成键方式为正方形平面络合物,如双(二甲基乙二肟)镍(Ⅱ)、[四氰基合铂(Ⅱ)]2-,金属原子之间键距接近2.85~3.25埃,从而形成M→M配键,四配位的金属分子平面互相重叠,成为以金属为脊椎的长链(见图),而且由于分子之间紧密堆积,成为导电体。这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铂为最大,电导率在金属脊椎方向达到2×102西/厘米。称为一维导体。
  
  

参考书目
   B.F.G.Johnson, ed.,Transition Metal Clusters,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