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geological interface
地质界面
1.
Some profile high quality distinct and pictorial GPR diagram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GPR to detect underground pipes and determine the geological interface with SIR 2 GPR.
简要地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勘探原理,工作方法、技术,及其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SIR-2型探地雷达,寻找地下管线和确定工程地质界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测工作,获得了高质、清晰、直观的GPR图像。
2.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e the preparation of drill hole data,the treating of faults,the choice of gridding methods,the generation of gridding files,the drawing of contour lines,3D display of geological interface,and so on.
以某露天矿为例介绍了SURFER软件在建立矿床地质模型中的一些应用 ,包括数据的准备、断层的处理、估值方法的选择、网格文件的生成、等值线的生成、地质界面的三维显示等。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llogenesis,geological interface can be divided into ore-forming environment-changing interface,ore-forming element\'s nature-evolution interface and orebody-forming interface.
地质界面成矿现象普遍存在,从成矿作用的角度看,控矿地质界面可分为3类:成矿地质条件变化界面;成矿要素性质演化界面;矿体形成界面。
2) geologic face
地质界面
1.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lex geologic face model is put forward by using CAD and computer drawing method.
本文运用CAD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复杂地质界面模型的建模方法。
3) magnetic geologic interface
磁性地质界面
1.
The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inversion method of the magnetic geologic interface;
反演磁性地质界面的意义与方法
4) interfacial property
界面性质
1.
The influence of dismulsifiers concentration on destabilization and interfacial property of crude emulsion formed by polymer flooding;
破乳剂浓度对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破乳及界面性质影响
2.
Laboratory study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y of polymer/surfactant twocomponent displacement system.;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3.
The interfacial surface tension and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were studied so as to announce the effect of additive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y between the crude oil and water.
以研究孤岛注聚原油乳状液破乳为目的,通过瓶试法和界面性质的测定,筛选了多种类型的原油破乳剂,考察了破乳剂质量浓度、聚合物和原油组分对破乳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
5) surface chemistry
界面性质
1.
The surface chemistry characteristic of colloidal hydrated manganese dioxid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 and XRD technology etc.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胶态水合二氧化锰絮凝粒子的结构形貌并采用Zeta电位测定仪对粒子的荷电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XRD等技术对粒子的界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混凝试验考察了KMnO4还原法制备的水合二氧化锰胶体对原水的混凝性能并探讨了混凝机理。
6) interfacial properties
界面性质
1.
Effect of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flooding with polymer and surfactant on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元驱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2.
Effect of isobutyl alcohol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N_(1923) and extraction reaction;
N_(1923)-异丁醇-正庚烷/(H,Na)NO_3体系界面性质的研究
3.
Effect of isobutyl alcohol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trioctylamine and extraction reaction;
TOA-异丁醇-正庚烷/(H,Na)NO_3体系的界面性质及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
补充资料: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是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点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主管部门)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依托单位)的指导下,从1991年至1995年,历时四年多,初步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原地质矿产部检查验收小组和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实验室全面达到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并具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议有关的领导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使该实验室尽早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该实验室为部开放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所依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3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04月被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及依托单位具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岩土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并设立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实验室由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其中一名外籍科学顾问)、48名固定研究人员和26名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平均年龄 43岁,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人、讲师7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实验室下设4个研究室 (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室、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研究室、灾害预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中心(地质灾害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中心、遥感与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研究中心、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治中心、地下水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12个装备先进的试验室(岩石力学综合参数测试试验室、mts土动三轴试验室、岩石(材料)力学试验室、现代勘测技术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微观分析鉴定室、物理模拟试验室、数值模拟试验室、遥感与gis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钻掘工程试验室、地层环境模拟及污染控制试验室)。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4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 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