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碳酸盐补偿深度
2) CCCD
碳酸钙补偿深度
3) carbonate lysocline depth and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碳酸盐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4) CCS
碳酸盐补偿面
5) lysocline
['laisəklain]
碳酸盐速溶深度
6) carbonate critical depth
碳酸盐极限深度
补充资料:碳酸盐补偿深度
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它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化学界面。海水表层碳酸钙是饱和的。随着水深增大,由于温度降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钙溶解度增大,至某一临界深度,溶解量与补给量相抵平衡,这一临界深度就是碳酸钙补偿深度(图1)。
碳酸盐补偿深度 (CCD)在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上有明显反映,浅于这一临界深度的海底,广布白色碳酸钙沉积,在这一深度之下,缺失钙质沉积(为硅质沉积或褐粘土)。因此, CCD犹似海底雪线,是海底沉积物最重要的相界面。有时把这一深度的连线称做碳酸盐补偿线(CCL)或碳酸盐补偿面(CCS)简称碳酸盐线。至于碳酸盐溶跃面,是指海洋中碳酸盐物质发生急剧溶解的深度带,也就是海底沉积物中钙质壳保存完好与遭受溶蚀破坏之间的分界面,其位置一般在 CCD之上,或大体相同的深度上。由于翼足类、浮游有孔虫壳和颗石的抗溶能力不同,又可区分出不同的溶跃面,其中翼足类溶跃面最浅,有孔虫溶跃面次之,颗石溶跃面最深。
CCD 的位置是碳酸钙物质供给速率和溶解速率的函数,而这两者又取决于海水肥力、生物生产力、温度和CO2含量(CO2分压)。在深海区,当海水肥力和生产力高时,碳酸钙供给速率超过溶解速率,CCD变深,如赤道辐散带高生产力区,CCD往往超过5000米。但是,靠近大陆的上升流区,尽管肥力和生产力也高,由于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以及大量生物活动导致CO2含量的增高,使碳酸盐溶解速率明显增大,因而 CCD从洋内向洋缘变浅。由于碳酸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 CCD自赤道向两极升高。现代海洋中CCD平均约4500米,其中大西洋最深,平均为5300米,太平洋最浅,平均只有4400米,印度洋为4500~5000米。
现代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根据海水中碳酸钙含量的实测资料和现代钙质沉积物的分布来确定的。地质时期CCD的深度,则根据研究区沉积岩心中碳酸盐和非碳酸盐沉积物之间发生相变的年代,并按板块构造模式中的海底年龄-深度曲线予以确定。在曲线中海底年龄越老,其水深越大。
在地质时期,CCD屡有波动。白垩纪CCD较浅,平均约 3000米。第三纪始新世时CCD仍较浅,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分别为3200米和3600米。早渐新世时,由于南极大陆周围出现海冰,开始形成南极底层水,在世界大洋内产生温盐循环,造成海水中CO2减少,导致CCD下降,至渐新世中期达最深值。中新世初期开始, CCD复又上升,至中新世中期达到最高峰(图2)。距今约1000万年以来, CCD再度下降。第四纪期间,随着冰期、间冰期的更替,CCD频繁变动。在太平洋,冰期时CCD下降,间冰期时CCD上升。由于控制因素的不同,大西洋的情况恰好相反,更新世CCD变动旋回 (碳酸盐旋回)可与氧同位素升降旋回相对比。由于 CCD的波动状况中包含着海洋古深度、海平面和洋流动态及生物生产力等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信息,因此它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有用手段之一。
参考书目
K.J.Hsü,H.C.Jenkyns,eds,Pelagic Sediments on Land and under the Sea,Special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Vol.1,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74.
A.T.S.Ramsay,ed.,Oceanic Micropaleontology,Vol.2,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7.
碳酸盐补偿深度 (CCD)在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上有明显反映,浅于这一临界深度的海底,广布白色碳酸钙沉积,在这一深度之下,缺失钙质沉积(为硅质沉积或褐粘土)。因此, CCD犹似海底雪线,是海底沉积物最重要的相界面。有时把这一深度的连线称做碳酸盐补偿线(CCL)或碳酸盐补偿面(CCS)简称碳酸盐线。至于碳酸盐溶跃面,是指海洋中碳酸盐物质发生急剧溶解的深度带,也就是海底沉积物中钙质壳保存完好与遭受溶蚀破坏之间的分界面,其位置一般在 CCD之上,或大体相同的深度上。由于翼足类、浮游有孔虫壳和颗石的抗溶能力不同,又可区分出不同的溶跃面,其中翼足类溶跃面最浅,有孔虫溶跃面次之,颗石溶跃面最深。
CCD 的位置是碳酸钙物质供给速率和溶解速率的函数,而这两者又取决于海水肥力、生物生产力、温度和CO2含量(CO2分压)。在深海区,当海水肥力和生产力高时,碳酸钙供给速率超过溶解速率,CCD变深,如赤道辐散带高生产力区,CCD往往超过5000米。但是,靠近大陆的上升流区,尽管肥力和生产力也高,由于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以及大量生物活动导致CO2含量的增高,使碳酸盐溶解速率明显增大,因而 CCD从洋内向洋缘变浅。由于碳酸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 CCD自赤道向两极升高。现代海洋中CCD平均约4500米,其中大西洋最深,平均为5300米,太平洋最浅,平均只有4400米,印度洋为4500~5000米。
现代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根据海水中碳酸钙含量的实测资料和现代钙质沉积物的分布来确定的。地质时期CCD的深度,则根据研究区沉积岩心中碳酸盐和非碳酸盐沉积物之间发生相变的年代,并按板块构造模式中的海底年龄-深度曲线予以确定。在曲线中海底年龄越老,其水深越大。
在地质时期,CCD屡有波动。白垩纪CCD较浅,平均约 3000米。第三纪始新世时CCD仍较浅,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分别为3200米和3600米。早渐新世时,由于南极大陆周围出现海冰,开始形成南极底层水,在世界大洋内产生温盐循环,造成海水中CO2减少,导致CCD下降,至渐新世中期达最深值。中新世初期开始, CCD复又上升,至中新世中期达到最高峰(图2)。距今约1000万年以来, CCD再度下降。第四纪期间,随着冰期、间冰期的更替,CCD频繁变动。在太平洋,冰期时CCD下降,间冰期时CCD上升。由于控制因素的不同,大西洋的情况恰好相反,更新世CCD变动旋回 (碳酸盐旋回)可与氧同位素升降旋回相对比。由于 CCD的波动状况中包含着海洋古深度、海平面和洋流动态及生物生产力等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信息,因此它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有用手段之一。
参考书目
K.J.Hsü,H.C.Jenkyns,eds,Pelagic Sediments on Land and under the Sea,Special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Vol.1,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74.
A.T.S.Ramsay,ed.,Oceanic Micropaleontology,Vol.2,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