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扩散控制原位共聚合
1)  Diffusion controlled in-situ copolymerization
扩散控制原位共聚合
2)  in-situ copolymerization
原位共聚合
1.
This paper studied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catalyzed by {2-[2-Me-4-OMe-C_6H_3N=C(Me)]_2C_5H_3N}CoCl_2 (catalystⅠ) and ethylene in-situ co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by a compound system consisting of catalystⅠ, metallocene catalyst Et [Ind]_2ZrCl_2 (catalystⅡ),Me_2Si [Ind]_2ZrCl_2,(catalystⅢ) and Me_2Si[2-Me-Ind]_2ZrCl_2 (catalystⅣ)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aluminoxane (MAO) as co-catalyst.
研究了{2-[2-Me-4-OMe-C_6H_3N=C(Me)]_2C_5H_3N}CoCl_2(催化剂1)催化乙烯齐聚合以及它与不同茂金属催化剂Et[Ind]_2ZrCl_2(催化剂2)、Me_2Si[Ind]_2ZrCl_2(催化剂3)和Me_2Si[2-Me-Ind]_2ZrCl_2(催化剂4)复配,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原位共聚合。
3)  Suspension-diffusion-copolymerization(SDC)
悬浮扩散共聚合
4)  diffusion limited clusters aggregation (DLCA)
扩散控制聚集(DLCA)
5)  diffusion-copolymerization
扩散共聚
1.
A three-stage mechanism of diffusion-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is propo- sed, giving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that are brought about in large-dia- meter GRIN rods.
把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部分聚合成凝胶状的预聚棒,再把预聚棒浸没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经扩散和保温共聚后制得梯度折射率棒,并提出了三阶段扩散共聚过程的机理,用以阐明大直径高分子梯度棒产生裂纹的原因。
6)  control copolymerization
共聚合控制
补充资料:粉尘扩散控制


粉尘扩散控制
dust diffusion control

fenehen kuosan kongz卜i粉尘扩散控制(dust diffusion eontrol)能制止尘源粉尘向空间扩散、传播的防尘技术和措施。有些尘源无法采取粉尘抑制措施,或虽采取尘源抑制措施但不能制止粉尘扬起,对这样一些自尘源扬起的高浓度粉尘,若不有效地控制,将会随尘源周围存在的自然风流、热气流和机械、车辆、人员、物料运动所带动的气流扩散,在短时间内污染宽阔的空间。制止尘源粉尘向周围扩散的方法是将粉尘封闭在有限空间内并排出略多于尘源产生的含尘空气量,使封闭空间内保持负压,或在开口处保持足够的吸气速度,制止含尘气体外逸。很多尘源点处于常需检查、操作、维修的生产设备或地点,因此,适用的粉尘扩散控制措施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粉尘控制效果,尚需满足工艺方面的各项要求。 粉尘扩散控制设施有密闭革、局部吸尘罩、吹吸式吸尘革、吸尘系统等。以密闭罩封闭尘源,耗资、耗能较少,防尘效果较好,因此,如工艺上允许,应尽可能采用密闭罩。当产尘的生产设备必须敞露时,只能在尘源点近旁设局部吸尘罩,并使吸尘罩口近旁有足够的吸捕气流速度,以防粉尘逃离控制区。按工艺要求,有些尘源需留较大敞口,尘源附近有较大的干扰气流或对尘源扩散控制效果要求很高时,则需与吸尘罩相配合,增设吹风喷口,通过吹出射流和吸人气流的联合作用提高对粉尘扩散控制的效果,即吹吸式吸尘罩。自密闭罩、局部吸尘罩或吹吸式吸尘罩排出的含尘空气经过风管、除尘设备、排尘风机、排气管排往大气,这些装置的总体构成吸尘系统,实现对尘源粉尘扩散的控制。 排除尘源粉尘最初只是简单地应用通风工程中的局部通风措施。随着技术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尘源控制效果,降低工作区粉尘浓度,大量研究工作围绕分析尘源生产工艺特点,含尘气流运动规律,运用密闭及含尘气流组织措施,配合吹、吸气流实现对尘源的有效控制,这些技术在防尘技术领域中逐步被称为粉尘扩散控制技术。虽然对大多数尘源已有成熟的粉尘扩散控制措施,但迄至90年代仍有一些尘源,特别是一些移动、阵发性尘源未能实现有效的控制,该项技术仍需进一步开拓,多种多样的密闭技术及吹吸气流的有效运用预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