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
1)  Chronopotentiometry with linear current scanning
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
2)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线性电位扫描法
1.
5 mol·dm -3 H 2SO 4 soluti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nd photocurrent method.
应用电化学阻抗频谱法、线性电位扫描法和光电流技术研究了在 4。
2.
5 mol/L H2SO4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交流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及Mott-Schottky方程,研究了温度对纯铅在4。
3.
Hg/Hg 2SO 4)in 4 5 mol·dm -3 H 2SO 4 solution(283~323 K)were studied using the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应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温度对Pb 1%Ce合金在 0 9V (vs 。
3)  LSV
线性电位扫描法
1.
5 mol·dm~(-3)H_2SO_4 solution were studied using ac impedance(Z )varied with potential(E)(ACV),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and X-ray diffraction(XRD).
采用交流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和X射线多晶衍射法研究了不同铟含量的铅铟合金在0 9V(vs。
2.
Hg/Hg 2SO 4)in 4 5 mol·dm -3 sulfuric acid soluti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
采用电化学阻抗频谱法和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铟对铅在 0 9V (vs。
4)  Linear potential sweep photovoltammetry
线性电位扫描光伏安法
5)  linear potential sweep
线性电位扫描
1.
Applications of linear potential sweep method in electroplating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评述了线性电位扫描方法在电镀生产研究中的应用,对稳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以及电结晶过程、阳板溶解过程、欠电位沉积等的伏安曲线进行了讨论。
2.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ree kinds of Schiff base brighteners (DL01,DL02, DL03) and CoSO4 in sulfate baths for electroplating of bright tin and tin-cobalt alloy coating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inear potential sweep.
为了研究3种希夫碱光亮剂(DL01、DL02、DL03)及CoSO4在电镀时的电化学行为,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了含新型添加剂的硫酸光亮镀锡、锡钴合金镀液的极化曲线。
6)  Cyclic reciprocal derivative chronopotentiometry
循环倒导数计时电位法
补充资料:计时电位法
      一种电化学分析法和研究电极过程的电化学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电解,与极谱法(见极谱法和伏安法)更相近。在极谱法中得到的是表示电极电位E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的E-i曲线;此法则是在某一固定电流下,测量电解过程中电极电位(见电极电势)与时间 t之间的关系的E-t曲线,故称计时电位法。
  
  此法的仪器用一个可调的恒电流源,由一个工作电极(即溶液中某物质能在上面进行氧化或还原的电极)、一个对电极(辅助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电解池,用线路连接电位仪和记录仪(或示波器),便可以描绘出发生电极反应时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电极是静止的,溶液也不搅动,所以传质过程主要靠扩散,这点与极谱法相似,但工作电极不用滴汞,在还原过程中用悬汞或汞池电极;在氧化过程中用铂、金、碳化硼和碳糊电极,这一点又与伏安法相似。对电极一般用铂电极,参比电极用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
  
  1901年H.J.S.桑德用恒电流电解求离子扩散系数,并根据扩散定律和能斯脱方程推导了平面电极上的电流、时间和电活性物(或称去极剂)之间的关系式,称为桑德方程:
  
  
  式中τ为过渡时间,是某电活性物从开始电解到它在电极表面的浓度降低至零的时间;i为施加的恒电流;n为电极过程的电子转移数;F为法拉第常数;A为电极面积;D为扩散系数;c0为电活性物在溶液中的初始摩尔浓度;i0为电流密度,它等于i/A。桑德方程适用于可逆、扩散的电极过程,如为不可逆过程或伴随化学反应、吸附等的电极过程,情况就复杂些,是τ1/2与c0仍成比例关系。
  
  利用桑德方程中τ1/2与 c0的线性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很方便,灵敏度也只有10-4Μ,但计时电位法作为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的技术却受到重视。图中曲线1是可逆过程的E-t曲线,它的τ/4处相当于极谱曲线上的半波电位E1/2处,例如4×10-3MCd2+在1Μ硝酸钾溶液中被还原,τ 约为46秒。图中曲线2是不可逆过程的E-t曲线,例如4×10-3Μ碘酸钾在1Μ氢氧化钠溶液中被还原。假使为同时有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则要在桑德方程中增加有关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的项,并可求出这些常数。
  
  计时电位法还用于研究熔融盐和电极表面现象(吸附层、氧化膜)。用交变电流的计时电位法测得的τ 更为精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