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water caltrop) 菱科(Trapaceae)菱属中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属名Trapa L.,别名菱角、龙角、水栗,古名蔆、芰。染色体数2n=2x=36。种仁通称“菱米”或“菱肉”,生食、熟食和制菱粉。每100g鲜菱肉含水分69-81g、蛋白质2.6-5g、碳水化合物14.6-24g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麦角甾四烯和β-谷甾醇,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茎、叶可作青饲料或沤制绿肥。 起源与分布:原产欧洲和亚洲的温暖地区,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中国浙江省3000年前已有菱。《尔雅》中名“蔆”,即今之菱。长江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华北地区有零星栽培。 植物学性状:根有两种:一种着生在胚根和植株基部茎节上,为弦张状须根,伸入土中,是主要的吸收根系;另一种着生在茎中部各节上,每节两条,左右对称,上有细小分枝,为松散型水中根,内含叶绿素,可兼营吸收水中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称“叶状根”。茎蔓生,水中的节间细长,接近水面的节间短。茎长2-5m,多分枝。叶有两种:水中叶狭长、互生,无叶柄,又称“菊状叶”;出水叶菱形至近三角形,长、宽均为5-9cm,具长柄,中部膨大,组织疏松,内贮空气,托叶浮出水面,通称“浮器”。出水叶轮生,形成叶盘,称“菱盘”,每盘由40-60片叶组成,直径达30-40cm,为主要光合作用器官。主茎菱盘大于分枝菱盘,每株可长大小菱盘10余个。花腋生于菱盘内,由下而上每隔3-4叶着生一花,花小,乳白或淡红色,花瓣和雄蕊各4,雌蕊1。果实为菱角,果皮坚硬,绿或紫红色,内含种子,子叶2,一大一小,大子叶为养分主要贮藏器官。 类型和品种:按果实外观的角数分为3类:四角菱、两角菱和圆角菱。 四角菱(T.quadrispinosa Roxb.)果实具四角,肩角左右平伸,腰角前后下弯,果皮较薄,种子内含丰富可溶性糖,品质较好。如果皮红色、个大味甜、宜于生食的苏州水红菱,果皮绿色、皮质糯、宜于熟食的馄饨菱,茎蔓坚韧、抗风浪力强、果皮白绿、种子富含淀粉的吴江水白菱等。 两角菱(T.spinosa Roxb.)果实具两角,肩角平伸或下变,腰角退化,只留痕迹,果皮较厚,种内含可溶性糖较少。如扁担菱、广州五月菱和七月菱等。 无角菱(T.natans var.inermis Mao)又称圆角菱。果角退化,只留痕迹,如浙江嘉兴南湖菱,果实白绿且大,外形美观,菱肉品质介于上述两类之间。 生长发育和果实形成:种子繁殖。生育过程分为出苗期、茎蔓伸长期、菱盘形成期和开花结果期。 ①出苗期:从种子萌动、胚根与胚芽露出至幼苗长出弦线状须根和3-4片菊状叶,约需25-35天,始温14℃,适温20-25℃,需要充足的水分。 ②茎蔓伸长期:适茎节间迅速伸长、发生分枝至主茎先端叶片出水,约需15-20天,适温25-25℃,水深不超过2m。水过深,茎蔓细弱甚至不能出水。 ③菱盘形成期:从主茎先端单叶出水至陆续发生新叶、形成菱盘,约需50-65天,适温20-30℃,要求水位比较稳定,涨落平缓,土壤营养供应充足。 ④开花结果期:从植株始花至果实成熟、植株衰老,约需80-120天,适温25-30℃,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妨碍受精和种子发育,造成花而不实。果实在花谢后20-30天成熟,萼片脱落,尖角毕露,基部出现2-3道环形裂纹。 栽培技术:选全年水位涨落平缓、最大水位不超过3-4m、风浪较小、水下土壤含有机质较多、淤泥层较厚的湖泊池塘栽植。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于春季或冬末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根据水位深浅,分别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水深在1.5m以下的用直播,播前清除水中杂草,均匀撒播或条播,每亩播种量15-20kg,播后40-50天可出苗。水深在1.5-2m以上的宜用育苗移栽。选水深可以人工控制、土壤肥沃、避风向阳的池塘育苗,播前施足腐熟肥,控制水深在0.5-1m,每亩用种50-60kg,均匀撒播,可供栽植5-7亩。待苗出水后逐渐加深灌水,直至与移栽的水深相近,以加强菱苗对深水的适应能力。播后60-70天菱苗开始分盘时为移栽适期。起苗时将其茎逐段提拉出水,防止拉断,数株一束,用草绳结扎基部并保湿,用船运至栽植处。栽时用长柄铁杈叉住苗束绳头,插入水底泥中固定,行株距2-3m。5亩以上大水面种菱须设生物防护网带防风消浪,常用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作防护植物。先围菱塘打桩,齐水平围拉草绳,每隔一定距离扎水花生枝一束,使浮水生长,1-2月后枝繁叶茂,形成水上防护带。更大的栽培面积,可在围带内再纵横交叉建成网格,每格面积5-10亩。直播菱苗出水或移栽结束后,应及时建造防护网带。 菱塘一般施用吸附力强的粘性河泥或泥粪混合物作基肥,在土壤和水质贫瘠、菱盘瘦小、茎叶发黄时应及时追肥,用硫酸铵或尿素等氮素化肥与河泥混合,做成泥团投入水中,使逐渐溶解。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钾肥可促进结果。 采收期因果实用途而异生食用菱可在萼片刚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摘;熟食、加工和留种用菱要待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采时注意轻提盘、轻摘菱、轻放盘,尽量防止果实落水和损伤植株。在采收中期留种,选留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植株和中期充分成熟的果实,果形整齐,左右对称,并经水选的沉果作种,菱种放活水中贮藏。大量留种需用锣筐分装,置于水中平台,逐筐排放,要求上不出水,下不沾泥,活水长流。贮后20天左右,取出淘洗和检查,除去腐烂的外果皮和烂果,重新装筐,于2-10℃水中贮藏。防止受热、受冻和鼠害,翌年播种前取出。 加工制粉:将菱肉粉碎成糊状,榨出粉水,过滤去渣,静置布袋内沉淀。沉淀物挂沥晾干后再削片晒干,即为菱粉。 虫害及防治: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成虫初夏飞至菱叶上为害,在菱盘上产卵,年生6-7代。成虫、幼虫均食害菱叶,严重时造成整片菱塘失收。冬季割除菱草和芦苇和芦苇等残桩,铲除河边杂草,对1-2龄幼虫用杀虫双喷雾防治。菱紫叶蝉(Macrosteles purpurata):初夏迁飞至菱盘上刺吸汁液,年生5-6代。冬季铲除莎草科杂草,发生初期用乐果或溴氰菊酯喷雾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