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赫威特法
1)  Herwet method
赫威特法
1.
The total resource were also prognosised by way of Herwet method.
通过特征分析对矿田内的矿脉建立起了稳定的数学模型,并用赫威特法对矿田内金矿资源总量进行了预测。
2)  Hurst method
赫斯特法
3)  heroult process
赫劳尔特法
4)  Twitchell'sprocess
特威切耳法
5)  Hercolt aluminum process
赫克特制铝法
6)  Hochst-Wacker process
赫希斯特瓦克法
补充资料:温特赫部城
温特赫部城
温特赫部城

该城由于长年被图们江风沙覆盖,原貌早已不见,现今高大不平的沙丘墙是一座假城,假城周长2000余米,真城则埋在假城底下。1993年,珲----沙公路考古发掘队对该城的南墙和西墙进行了解剖,发现假墙在上,真墙在下,真墙高3米许,宽3米许,墙的外坡较陡,内坡有一阶台阶式的坎,是为一种军事设施。墙基有顺着城墙方向挖的两道基槽坑,基槽坑深0.5米、宽0.5米,是一个保护城墙的措施。城墙明显南移6-7米。在西墙基底下还发现了房址,说明该城是在古遗址上修筑的。

有考证该城是高句丽时期的庆州址渤海时期沿用。还有人认为,该城则是渤海时期的城址,辽金时期沿用。

“温特赫”为女真语,汉泽为“神龛”、“神板”之意。亦即为“庙”的意思。该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大的柱础石,其形状如同八连城附近的渤海寺庙址础不同,因此认为该遗址恐即渤海时期的庙宇,而辽金时期沿用。城内居住的女真部族则又以城外的庙宇而命名。《金史》上有“统门水温迪痕部”。“温迪痕”、“温迪罕”、“温特赫”均出自一语,均为“庙”的意思。

清代嘉庆十三年在温特赫部城内的东南部修筑了“东华宫”寺庙,满语仍称它为“温特赫”,“温特赫部”城名由此而来。

在温特赫部城内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该城内原有一个大水池,水池内有个大王八,小王八数千个,它们宁静的在这里度过千百年。清嘉庆十三年在大水池的南岸修筑了“东华宫”寺庙,始终有人来此烧香拜佛。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水池内洗澡,严重地破坏了大王八的宁静生活,大王八一气搬了家,北跨图们江,到江北村老温家的泡子里。当大王八搬家时天雨绵绵,一连下了三天细雨,大王八横跨八条地垅,小王八3000余个往北行,当世人均目睹了这一切。

现今,王八坑已被风沙覆盖,“东华宫”庙宇亦被拆,昔日繁华的景象亦不见。当年的大水池恐即渤海时期的龙源池。庆州属下的“龙源县”亦即在该城内。“龙源县”名应以此水池得名,东京龙源府又以龙源县而得名。当然,这是一种传说,不足以凭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