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
1)  polydimethyl-diphenylsiloxane diol
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
1.
Two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dimethyl-diphenylsiloxane diolhave been described.
采用LiOH作催化剂,DMF为促进剂,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八苯基环四硅氧烷(P4)为单体,制备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
2)  polydimethylmethylvinylsiloxane diol
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二醇
1.
Using hexylamine octoate as a catalyst,the condensation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dimethyldiphenylsiloxane diol(A) with polydimethylmethylvinylsiloxane diol(B) in toluene or dimethyl benzene led to block copolymers, (AB)n, (AB)nA, (BA)nB.
利用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A)与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二醇(B),在辛酸己胺催化下缩合聚合、形成(AB)n、(AB)nA及(BA)nB型嵌段共聚物。
3)  polysiloxane with side groups of benzophenone
二苯甲酮侧基聚硅氧烷
4)  polydiphenylsiloxane
聚二苯基硅氧烷
5)  polytetramethyl p sil phenylene siloxane dimethylsiloxane
聚四甲基苯撑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
6)  polydimethylsiloxane
聚二甲基硅氧烷
1.
Molecular simul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fumed silica systems;
聚二甲基硅氧烷/白炭黑体系的分子模拟
2.
Study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Composites with Surface-modified CaCO_3 Particles;
聚二甲基硅氧烷/碳酸钙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3.
Fluorescence Characterization of Tb~(3+)-Polydimethylsiloxane Complex;
铽-聚二甲基硅氧烷配合物的荧光特性
补充资料:二甲基二恶烷

国标编号 33612
CAS号 766-15-4
分子式 C6H12O2;(CH3)2CCH2CH2OCH2O
分子量 116.16
 
无色透明液体,有剧臭;蒸汽压 2.05kPa/20℃;闪点30~35℃;沸点 113.4℃;溶解性: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0.96(20℃);相对密度(空气=1)4.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合成异戊二烯橡胶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可有头痛、腹痛、咳嗽、乏力、喘息、四肢发绀、多汗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730mg/kg(大鼠经口);3.54ml/kg(兔经皮);LC50大鼠吸入饱和蒸气存活4小时。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商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大老粗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mg/m3
前苏联(197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11.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