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2-羟基-4-(1-甲庚基)二苯甲酮肟(N530)
1)  2-hydroxy-4-(1-methylhepthl) benzadoxime oxime(N530)
2-羟基-4-(1-甲庚基)二苯甲酮肟(N530)
2)  2-hydroxy-4-dodecaoxy diphenyl ketone oxime
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肟
1.
The new synthesize method of a new extractor 2-hydroxy-4-dodecaoxy diphenyl ketone oxime is introduced in the test.
本文介绍了新型有机萃取剂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肟的合成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氯十二烷、盐酸羟胺等为原料,在反应时温度为80℃、盐酸羟胺与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质量比为1。
3)  2-hydroxyl-4-sec-octyl-diphenylamine
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
1.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palladium (II) with 2-hydroxyl-4-sec-octyl-diphenylamine and trioctylphousphine oxide;
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与三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钯(英文)
4)  hydroxy-4-sec-octanoyl-diphenyl-ketoxime
2-羟基-4-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
5)  1-(4-Dodecylphenyl)-2-hydroxy-2-methyl-1-propanone
1-(4-十二烷苯基)-2-羟基-2-甲基-1-丙酮
6)  4-(bis(p-hydroxyphenyl)methylene)-2-methyl-5-cyclohexadien-1-one
4-[双(4-羟基苯基)亚甲基]-2-甲基-2,5-环己二烯-1-酮
补充资料:铅汞甲庚至宝集成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是外丹黄白术书之汇集。《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众术类, 未著编纂人。全书五卷。卷一收“涌泉匮法”、“圣鼎长生涌泉匮法”等。卷二收“虚 源九转大丹朱砂银法”、“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九转出尘糁制大丹”等。 卷三收“子午灵砂法”、“日华子口诀”、“太微帝君长生保命丹”等。卷四收 “丹房制炼药材”、“丹房镜源”、“白雪圣石经”等。卷五收“黄芽大丹秘旨”、 “石中青取紫庚法”等。

此书所收诸多外丹黄白法,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化学的丰富资料。其中最可 宝贵的是留下了中国发明火药的最早记录。卷二《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列有“伏火 矾法”,记云:“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 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

烟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两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上面所开药单: 硫黄二两、硝石二两、炭(马兜铃三钱半燃烧而成),实即黑色火药之配方。此法为唐 宪宗元和三年(808)清虚子所记,表明中国火药的发明至迟在此年。 卷四《丹房镜源》又记载了水法炼铜。其记载云:“今信州铅山县有若泉,流以为 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天然硫酸铜——引者注),即成铜。煮胆矾铁釜,久久亦 化为铜矣。”

《丹房镜源》成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宝应年间(758~762年),表明至迟在唐中 期已发明了水法炼铜。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所记,认定 北宋始发明水法炼铜,据《丹房镜源》所记,可断此说为误。

此外,卷四《丹房制炼药材》中有《金二十种论》,列举了唐中期所制作的二十种 “药金”,如“雄黄金”、“雌黄金”,……等。指出其中十五种皆“假”,“只有还 丹金、水中金、瓜子金、青麸金、草砂金等五件是真金”。所谓“真假”,盖指药金之 物理性质,与真金相近者为真,与真金相去远者为假。

由此可知唐中期不仅能炼出许多种药金,且能对之进行较为细密的技术鉴定,表现 出中唐炼丹术的发展水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