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reshold stress
萌生门坎值
1.
The threshold stresses of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Δσ max ) th have been obtained.
3)三点弯曲缺口试件的疲劳裂纹萌生及长、短裂纹的扩展规律,确定了该钢的缺口根部最大应力范围Δσmax和疲劳裂纹萌生周次Ni的关系及疲劳裂纹萌生门坎值(Δσmax)th,并得出了这两种钢在长、短裂纹阶段的扩展规
2)  Initiation
萌生
1.
Initiation and Early Propagation of Short Fatigue Cracks on Weld Metal of 1Cr18Ni9Ti Pipes;
1Cr18Ni9Ti管道焊缝金属疲劳短裂纹萌生与早期扩展
2.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bending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 Cu;
单晶铜弯曲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
Developments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裂纹萌生和扩展中的研究进展
3)  sprouting
萌生
1.
Research advances in regeneration of woody plants by sprouting;
木本植物萌生更新研究进展
2.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the seed rain and its dispersal dynamic,the fate of post-dispersal seeds,seed germination,seedling establishment,the adaptation of seedling regeneration to predation and sprouting characteristics is briefly summarized,and the prospectivs studies in the future were also discussed.
就辽东栎的种子雨及其传播动力、种子传播后的命运、种子萌发、幼苗建立、实生更新对动物捕食的适应和萌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4)  crack initiation
裂纹萌生
1.
Simulating the drill string s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which is based on ABAQUS;
基于ABAQUS模拟钻柱裂纹萌生和扩展
2.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one types of crack initiation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surface small hole are possible.
研究了压力容器用钢16MnR在低周疲劳下微孔(40~200μm)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规律。
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slip bands and the carbides at the specimen surfaces.
研究了K40S钴基高温合金在700℃和900℃温度条件下由应变控制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对疲劳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高温低周疲劳加载条件下,K40S合金疲劳裂纹萌生机制为表面滑移带开裂与表面碳化物相界面开裂的综合作用;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方式为穿晶型,瞬断区呈现枝晶断裂特征;碳化物可作为障碍,阻碍疲劳裂纹的扩展,且为主要的二次裂纹策源地;K40S合金高温低周疲劳断裂为机械疲劳与高温环境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5)  nucleation stress
萌生应力
6)  cavitation
空穴萌生
1.
In this paper, the catastrophe of a spherical cavity and the cavitation of a spherical cavity for Hooke's material with 1/2 Poisson's ratio are studied.
研究Poisson比为1/2的Hooke材料中,空穴的突变和萌生现象·求解一个球对称几何非线性弹性力学的移动边界(movingboundary)问题,空穴为球形,远离空穴处为三向均匀拉伸应力状态,在当前构形上列控制方程;在当前构形边界上列边界条件·找到了这个自由边界问题的封闭解并得到空穴半径趋于零时的叉型分岔解·计算结果显示,在位移_载荷曲线上存在一个切分岔型分岔点(或鞍结点型分岔点、极值型分岔点),这个分岔点说明在外力作用下空穴会发生突变,即突然“长大”;当球腔半径趋于零时,这个切分岔转化为叉型分岔(或分枝型分岔),这个叉型分岔可以解释实心球中的空穴萌生现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诺门坎事件
诺门坎事件,亦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日本和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1939年5月11日,蒙军和伪满洲国军队在该地区发生冲突。28日侵华日军进入争议地区向哈拉哈河推进,遭苏联和蒙古军队阻击。7月2日,日军再次进攻,强渡哈拉哈河,攻占巴音查干。经3天激战,日军撤回哈拉哈河东岸。事后又多次进攻,均被击退。8月20日,苏联和蒙古军队转入进攻,23日包围日军主力,至31日全歼该敌。9月,日军在空战和地面战斗中连遭惨败。16日双方停火。日本从此放弃北攻苏联的计划。苏联也因应付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而无暇东顾,直至1945年8月,苏军在东北发起对日军的远东战役前,日苏双方再未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行动。

【详情】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坎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不过此役后人提及甚少,诺门罕战后,苏联深陷欧洲战场,此战很快被湮没于浩瀚的卫国战争重大战役中,鲜有提及;日本在国力、军力强盛之时,尽占天时地利攻击苏联,不料关东军险些蚀光了老本,自然更不愿宣讲;伪满洲国二战后灰飞烟灭,残渣余孽作鸟兽散,也无多少记录;蒙古虽称此役为建国后惟一一战,但宣传有限、影响不大。因此,诺门罕战争世人知之不多,国内有关此战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更不多见。2005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国内第一部从日本、苏联、中国多角度透析诺门罕战争的纪实图书——《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

一根小小的导火索引燃了早已埋好的炸药——诺门坎战争揭开了序幕

诺门罕之战是在双方有所准备但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1936年6月,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了第一敌对国,并悄悄着手战争准备。8月,日本制定了或北进苏联、或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紧接着又与德国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认为有纳粹德国在欧洲帮忙,可以放手在远东大干一场了,诺门罕处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之中。

但斯大林并没有睡着,1938年10月,远东红军第57军更换完新装备开入蒙古。作战对象直指海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这个师团以好战和擅长进攻而著名,师团长小松原长期为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关东军的用心路人皆知。

1939年5月,“满”蒙在哈拉哈河畔意外地发生了一次小冲突,关东军将领们闻之欣喜若狂。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战争种子,终于在“满”蒙边境破土而出,关东军司令部指示23师团立即扩大战事,出兵诺门罕。诺门罕战争的进程如同战后一个日本老兵形象的回忆:“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舞舞扎扎地向(哈拉哈河)河畔的俄国彪形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子揍到河里。”

第一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吃了个“窝心拳”

开战伊始,东京认为“大清洗运动”后的苏军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关东军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