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cond sound wave
二次声波
1.
Based on the second sound wave theory in nematic polymer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the mechanism of soun.
本文介绍了液晶中的孤子理论,假定人体组织间隙中处于液晶相的体液构成了经络的感传介质,引入孤子模型较为成功地解释了经络感传的速度、可阻滞性、双向性等特异性质;同时提出高分子向列相溶致液晶中二次声波效应有可能用于说明经络声波传导速度特异性产生的原
2) acoustic secondary positioning
声波二次定位
1.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starting from theapplications of 2D and 3D acquisition method, dual receiver, and acoustic secondary positioningsystem we comprehensively expound the adva.
针对这些不同点,本文从二维和三维采集方法、双检波器及声波二次定位系统的应用出发,全面地论述了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技术的优势。
3) Second harmonic echocardiography
超声二次谐波
4) Infrasound
[英]['infrəsaund] [美]['ɪnfrə,saʊnd]
次声波
1.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Infrasound i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次声波的生理作用研究概况
2.
When the weave of earthquake spreads out in the earth, it can radiate the infrasound.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四处传播,向大气辐射次声波,称为地震次声波。
3.
The corresponding data of infrasou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est analysis of infrasound researching infrasound weap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frasound weapons can be judged in this way.
研究次声武器,可通过次声波测试,获取次声波传输特性的相应数据,以此判断次声武器的各项性能。
5) infrasound wave
次声波
1.
Compensatory algorithm research of ultrasonic wave transducer in process of infrasound wave s synthesis;
超声波换能器在次声波合成过程中失真补偿算法的研究
2.
The infrasound wave and the infrasound weapon have been aroused people s attention and research since last century end,so infrasound emission and focus technology are in the initial step,and there are many puzzles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are need to be solved.
次声波和次声武器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因此次声发射和聚焦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理论和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3.
In this paper,it is analyzed that mechanism of conventional missile explosion produces sound wave,conclude that infrasound wave is transformed from sound wave of conventional missile warhead explosion.
根据靶场试验的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常规弹头爆炸产生声波的机理,从而得出了常规弹头爆炸时冲击波衰减后产生次声波。
6) infrasonic wave
次声波
1.
In this paper,the basic physical concept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sonic wave are introduced,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study on infrasonic wave is summarized.
介绍了次声波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次声波的传播特性,概述了次声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次声波来预警海啸灾害的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2.
(1)Infrasonic waves produced by meteor are mostly very short, lasting one to five minutes; (2)Pe.
采用三台CSH-1型次声接收器,在北京昌平区布置了一个次声测量三点阵,并观测到1998年11月17日狮子座流星雨产生的次声波P-t曲线和波速波向图。
3.
Before this earthquake,three distinct imminent precursors including abnormal infrasonic wave signals,sudden change in crustal stress signals,abnormal jump frequency of the budgerigars were detected in the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39.
47°E)收到三种非常清晰的临震信息:次声波异常信号、地应力突变信号及虎皮鹦鹉跳动频率异常信号。
补充资料:大气次声波
指大气中频率约低于20赫(即周期大于0.05秒)的不可闻声波,又称声重力波。自然界中某些地球物理现象和大气活动,如火山爆发、大流星坠落、强风暴、地震、海浪、极光等均可激发大气次声波。
次声波的种类 各种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在振幅、周期、持续时间等方面各有特征。
① 微压波。它具有单一的5~7秒的周期,振幅一般小于0.1帕,常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之久,因与地震的微震波波形相似而得名。研究表明,这种波动多数可能是海上风暴地区的海浪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② 强风暴次声波。这种次声波的周期为数秒至 5分钟,典型的是12秒至1分钟的波动,其振幅约为0.05~0.3帕,一般小于0.1帕,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平均持续2小时。观测发现,次声波的声源并不是来自整个风暴区,而是来自风暴区中某一小范围活动中心,并且次声波的来向会突然由风暴区内某一活动中心移向另一活动中心。强风暴中,次声波产生的机制可能有三种:强湍流活动;闪电时雷声经长距离传播后声能峰值频率由高频向低频转移;穿过对流层顶的对流活动造成大气水平气流的扰动。
③ 火山爆发和流星坠落引起的次声波。1883年夏,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当时虽然没有测量次声波的电声仪器,但在世界各地的气压计上都可辨认出这次火山爆发的次声声压造成的偏转,火山附近的气压变化高达67百帕,在欧洲也有1.7百帕的变化。1908年 6月30日在西伯利亚北部坠落的通古斯大陨石,也产生了和火山爆发类似的次声波。大气中还有一些来源不明的次声波,有人提出气流流过障碍物产生的强切变和山脉背风波的破碎等均有可能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的传播 次声波的传播与其频率有关,波动频率越低,在大气中的衰减越小,传播的距离也越远;频率一定时,波动振幅(强度)越大,传播得越远。例如强风暴的次声波,至少已有100多例的观测事实,证明它能传播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又如上面提到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由于强度(振幅)极大,在离火山5000公里的地方,凭耳朵就能听到它的声响,而其次声波绕地球传播了若干圈,距离超过了十万公里以上。次声波可在从地面直至电离层的深厚大气层中传播,由于次声波在不同高度的传播速度不同,加上在这些高度上,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剧烈,更增加了次声波远距离传播问题的复杂性。
次声波的探测 大气中的次声波,常用精密的微压计进行探测,微压计可根据需要调节到一定频率范围内,记录大气?醒沽Φ奈⑿”浠? (可测量到0.001帕)。为了确定波动的来向和传播速度,克服干扰(主要是风噪声),可以在小范围内(一般小于10公里)进行微压计列阵观测,根据两组相距数百公里以上的微压计列阵,通过几何方法可以定出次声源的位置。为了减少定位误差,常用多组微压计列阵利用多普勒高频连续波探测法,也能探测到强风暴周围数百公里内电离层中周期2~5分钟的各种波动,它们和地面强风暴次声波系由同一源地产生,只是由于大气传播效应在电离层中造成了不同的波谱。
次声波的应用 大气次声波是一种可用于遥感的力学波。根据次声波的多站观测记录,可以准确定出风暴的位置,对跟踪强风暴、及时警报灾害性天气具有实际意义。大气次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用次声波探测大气结构。此外,大气次声波能够长距离输送大气中的能量和动量,对大气动力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应用次声波能探测远方的核爆炸,因此更加速了大气次声波研究的进展。(见大气波动、大气声学)
次声波的种类 各种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在振幅、周期、持续时间等方面各有特征。
① 微压波。它具有单一的5~7秒的周期,振幅一般小于0.1帕,常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之久,因与地震的微震波波形相似而得名。研究表明,这种波动多数可能是海上风暴地区的海浪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② 强风暴次声波。这种次声波的周期为数秒至 5分钟,典型的是12秒至1分钟的波动,其振幅约为0.05~0.3帕,一般小于0.1帕,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平均持续2小时。观测发现,次声波的声源并不是来自整个风暴区,而是来自风暴区中某一小范围活动中心,并且次声波的来向会突然由风暴区内某一活动中心移向另一活动中心。强风暴中,次声波产生的机制可能有三种:强湍流活动;闪电时雷声经长距离传播后声能峰值频率由高频向低频转移;穿过对流层顶的对流活动造成大气水平气流的扰动。
③ 火山爆发和流星坠落引起的次声波。1883年夏,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当时虽然没有测量次声波的电声仪器,但在世界各地的气压计上都可辨认出这次火山爆发的次声声压造成的偏转,火山附近的气压变化高达67百帕,在欧洲也有1.7百帕的变化。1908年 6月30日在西伯利亚北部坠落的通古斯大陨石,也产生了和火山爆发类似的次声波。大气中还有一些来源不明的次声波,有人提出气流流过障碍物产生的强切变和山脉背风波的破碎等均有可能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的传播 次声波的传播与其频率有关,波动频率越低,在大气中的衰减越小,传播的距离也越远;频率一定时,波动振幅(强度)越大,传播得越远。例如强风暴的次声波,至少已有100多例的观测事实,证明它能传播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又如上面提到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由于强度(振幅)极大,在离火山5000公里的地方,凭耳朵就能听到它的声响,而其次声波绕地球传播了若干圈,距离超过了十万公里以上。次声波可在从地面直至电离层的深厚大气层中传播,由于次声波在不同高度的传播速度不同,加上在这些高度上,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剧烈,更增加了次声波远距离传播问题的复杂性。
次声波的探测 大气中的次声波,常用精密的微压计进行探测,微压计可根据需要调节到一定频率范围内,记录大气?醒沽Φ奈⑿”浠? (可测量到0.001帕)。为了确定波动的来向和传播速度,克服干扰(主要是风噪声),可以在小范围内(一般小于10公里)进行微压计列阵观测,根据两组相距数百公里以上的微压计列阵,通过几何方法可以定出次声源的位置。为了减少定位误差,常用多组微压计列阵利用多普勒高频连续波探测法,也能探测到强风暴周围数百公里内电离层中周期2~5分钟的各种波动,它们和地面强风暴次声波系由同一源地产生,只是由于大气传播效应在电离层中造成了不同的波谱。
次声波的应用 大气次声波是一种可用于遥感的力学波。根据次声波的多站观测记录,可以准确定出风暴的位置,对跟踪强风暴、及时警报灾害性天气具有实际意义。大气次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用次声波探测大气结构。此外,大气次声波能够长距离输送大气中的能量和动量,对大气动力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应用次声波能探测远方的核爆炸,因此更加速了大气次声波研究的进展。(见大气波动、大气声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