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个泉子
1)  Sangequanzi
三个泉子
1.
Returning the Grain Plots to Grass Project Area of Sangequanzi of Shawan County Influence on the Area Ecology.;
沙湾县三个泉子退耕还草项目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  Sangequan area
三个泉地区
1.
Sedimentary facies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angequan area of Junggar Basin;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
3)  The hill of san ge quan
三个泉凸起
4)  Sangequan Lnverted Siphon Project
三个泉倒虹吸工程
5)  Jiugequn
九个泉
6)  Qigequan
七个泉
1.
Quaternary icicle cast structure in Qigequan area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地区第四纪冰凌铸模
补充资料:贤子峪三泉庵

贤子峪三泉庵,位于山东平阴县城东南5公里的东蛮子村北。此处东南北三面环山,谷口西向。蜿蜒数公里的山峪幽深寂静。《平阴县志》有“曲涧潺潺,古木蓊蔚”之记载。

三泉庵建于贤子峪东侧的半山腰,庵门坐北朝南,两侧各有石狮一只。庵内正殿为观音堂,坐北向南,东西三间,平顶硬山,前抱厦。房顶四周有女墙。前有八棱石柱两根,上有平面磨光浅浮雕刻花卉图案,覆莲坐柱基上,格窗木门。上7级台阶进殿,殿内有观音等塑像及壁画。

庵东侧有“伏魔殿”,为长宽各4米的正方形石结构建筑,攒尖叠石顶,朝西的门楣上有篆书斜刀阴刻“伏魔殿”三字。殿内顶端有涡旋雕刻图案。庵内有明正德、嘉靖年间创建、重修观音堂建筑的石碑4通。其中有《重修观音堂记》的碑文,记叙了此处的景色。“视山之美而茹,摘木之鲜而食。坐石临流,逍遥倘佯······。”“椒杨成列,佳水向莹,生香不断,玉树连云,向阳而垂,甘露遥峰,倚空映日······。”恍若人间仙境。

在与三泉庵相对的峪南山腰处,还有一处送子观音堂, 为一间,坐南朝北,木石结构,正六边形平顶建筑。室内南墙上方刻有“白云阁”三字,落款为“甲戌怀二甫建”6字,为平地阴刻隶书。

贤子峪内多泉。三泉庵西的东山脚下有一井泉,泉水因从一巨大的石缝中涌出,又名抱珠泉。在泉旁凿石为池,水从山根的石缝中涌出入池,满池后溢出顺峪向西流淌,长年不涸。水盛时流水有声。居民多由此取水饮用。泉东的山坡上,过去植有桃树、杏树,春季桃杏花盛开,十分美丽,雨后又有山水顺崖流下,故叫桃花流水,亦为此处一景。绕庵外山坡北行,在庵东北的石崖上,有贡生题诗的摩崖石刻,还有“绕寺寻花”几个大字。峪中的北山南侧山腰处有南岳泉,群众称为大池,池北依山凿挖,池南垒石挡水。农民多用来浇灌园田。南岳泉西10余米的山崖下又有一泉,因涌水量较小,无名。再向西的谷口处,有一处山崖,巨石突兀十分险峻。上山的小路原从石下通过。石崖上书有“寒山石径”,乃是此峪映入游人眼中的第一景观。

贤子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木茂盛,浓荫蔽日,古木甚多,越显幽静清新。有古诗曰:“树密法王殿,云深仙子栖。白衣贲远酿,红叶书新题。”由此可见一斑。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村始建于明代,由明代贡生张宗旭兴建,后发展为村,村中石屋、院落仍保持明代建筑的风貌和格局,是发展民居旅游的良好资源。在闹市中居住的人们,如能在这万籁俱静的山谷民居中住上一宿,晚听虫鸣,朝闻鸟语,出门见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呼吸着甜甜的空气,览赏山间美景,该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